镇江市京口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环境日益优化。全年全区共实施拆迁项目30个,完成拆迁面积45.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京岘家园、京润华庭二期等安置房1940套,面积24.3万平方米,回迁安置被拆迁群众1867户、面积12万平方米。蔡家路、雩龙公路北段竣工通车,横山东路加快建设。综合整治老小区77万平方米,改造公厕10座,拆除违法建设2.9万平方米。完成桃花坞、滨东、中营、南门等菜市场升级改造,党校和京口工业园公交首末站竣工交付。建成城东环卫停车场、湖滨环卫俱乐部、象山花园环卫公寓,大城管考核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完成上隍、雩北村庄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落实生态市创建任务,虹桥港、玉带河整治在全市率先完成,完成索普西区生态绿化带建设,象山街道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实现谏壁地区区域供水。古城公园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八、社会事业 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085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33人。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新增扩面10500人,安置被征地农民1362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组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保障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落实低收入群体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政策。 落实为老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尊老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248名特困残疾人实施助明、助行、助听康复行动,为110名重度残疾人免费实施生活护理服务,区残联被评为省“十一五”助残先进集体。 完成新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规划编制,实现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全覆盖,剧本《如此智慧》获首届国家戏剧文化奖小型剧本类一等奖。 九、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095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造校舍1万平方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实验小学、索普学校两所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业水平测试位居辖市区第一,教育督导考核获得优秀等级。 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完成四牌楼、谏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深入推进家庭责任医师制度,组建39个“3+X”家庭责任医生团队。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和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加入市康复、江滨两大医疗集团,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4.2%。谏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主体封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四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户籍人口持续减少。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23023人,比上年减少7118人,其中男性164865人,女性15815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24:100。当年出生人口2209人,出生率6.76‰;死亡人口1828人,死亡率5.60‰。人口自然增长率1.17‰。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京口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88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消费性支出16918元,比上年增长16.7%。2011年,京口区农村居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55平方米,人均拥有住房价值429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48元,比上年增长18.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39元,比上年增长15.8%。 (市统计局)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