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晋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7-06 泉州市晋江市统计局

晋江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晋江经验”、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的基本策略,全力推进“四大工程”,深入开展“五大战役”和“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综合

经济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1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739.02亿元,增长1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8%,拉动GDP增长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9.15亿元,增长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0%,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例由上年的1.7﹕65.1﹕33.2调整为1.6﹕67.4﹕31.0。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2%,涨幅较上年上涨1.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3.6%,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6.0%。从八大商品类价格指数运行情况看,食品类上涨10.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0%,居住类上涨6.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7%,衣着类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3%。举办各类招聘会50场,提供就业岗位9.8万个,达成求职意向2.28万人。累计培训各类劳动者3.95万人,完成技能鉴定2286人,其中,初级工1727人,中级工559人。2011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150人。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3.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6.44亿元,下降0.5%;林业总产值完成245万元,增长1.3%;牧业总产值完成7.36亿元,下降1.3%;渔业总产值完成18.50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8亿元,增长4.1%。

种植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93万亩;粮食总产量5.79万吨;水果产量0.66万吨;蔬菜产量22.91万吨;食用菌产量0.39万吨;油料产量0.88万吨。

林业:造林绿化6483亩,零星植树30万株。

畜牧业: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3.77万吨,下降0.2%,其中,肉类产量2.40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1.00万吨,下降0.1%;肉猪出栏数26.08万头,下降0.2%,年末生猪存栏数18.64万头,增长2.7%。

渔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0.82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46万吨,与上年持平;淡水产品产量0.35万吨,增长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达2734.85亿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66.21亿元,增长28.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产值1869.21亿元,重工业产值597.00亿元,分别增长33.1%和32.3%。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60.37亿元,增长10.7%;集体工业产值11.12亿元,增长20.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产值1578.03亿元,增长33.3%。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78家,其中,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780家,比上年增加149家;超亿元企业479家,比上年增加104家;超10亿元企业39家,比上年增加13家;超20亿元企业14家,比上年增加7家;年产值超30亿元企业4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2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中,纺织服装业133家,鞋类(不包含制革)制造业114家,陶瓷石材业60家,纸制品(含印刷)业22家,食品(含饮料)加工业28家,制伞业18家,化纤业10家,分别占亿元企业单位数的27.8%、23.8%、12.5%、4.6%、5.8%、3.8%、2.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鞋业产值658.96亿元,增长37.9%;纺织服装业产值56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建材陶瓷业产值261.09亿元,增长30.3%;食品饮料业产值151.85亿元,增长31.4%;纸制品业产值145.98亿元,增长44.9%;装备制造业产值132.68亿元,增长40.9%;化纤业产值116.13亿元,增长58.4%;制伞业产值63.60亿元,增长16.4%;制革业产值56.89亿元,增长15.6%;电子光伏能源业产值37.28亿元,增长58.2%;高端印刷业产值8.08亿元,增长14.2%;航空零部件维修业产值3.23亿元,增长78.3%。

全年全市用电量达125.81亿度(含泉州直供区),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业售电量103.88亿度,增长9.4%。

建筑业:年末本地资质建筑业企业58家(含劳务分包企业、工业性企业、一体化企业),比上年增加3家,完成建筑总产值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5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417.38亿元,增长30.1%。其中,城镇以上口径投资完成389.87亿元,增长2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1亿元,增长36.2%。全年全市128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61.2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5.0%。

城镇项目:全年城镇项目完成投资额292.93亿元,增长22.2%。内资企业继续构成城镇项目主要投资主体,全年完成投资205.48亿元,增长37.3%,占全部城镇项目投资额的70.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全年完成投资49.31亿元,下降7.1%;外商投资企业全年完成投资38.15亿元,增长3.1%。全年制造业完成投资179.22亿元,增长19.0%,占全部城镇项目投资额的61.2%,其中,食品制造业完成投资7.67亿元,增长3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完成投资30.61亿元,增长22.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投资19.55亿元,增长3.6%;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投资10.30亿元,下降1.2%;化学纤维制造业完成投资12.63亿元,增长50.2%。第三产业全年完成投资113.71亿元,增长33.6%,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74.26亿元,增长2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24.2亿元,增长53.7%。

房地产: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96.94亿元,增长59.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862.97万平方米,增长69.9%,竣工面积125.61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2.52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