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09-29 枣庄市统计局
枣庄市统计局
 
2014年3月18日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沉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坚持“项目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不动摇,抢抓机遇,奋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提速转型、跨越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稳中求进。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生产总值(GDP)183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8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37.55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643.27亿元,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48346元,增长9.4%。
 
图1:2012年以来各季GDP总量及其增幅(亿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7.81:58.21:33.98调整为8.18:56.68:35.14。
 
图2:2012年与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扩大。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70家,比上年新增19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03.39亿元,增长15.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7.4%,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超额完成年度和进度目标任务。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26条、产能260万吨。
 
城市化进程提速转型。年末城市化率达50.43%,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各区加快转型升级,滕州县域经济发展处于领先位置,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均列西部隆起带县(市、区)第1位。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6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5%。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涨幅较上年低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名称
 
2013年
 
2012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8
 
101.9
 
1、食品
 
105.0
 
104.7
 
#粮食
 
104.5
 
103.8
 
鲜菜
 
111.6
 
118.2
 
2、烟酒及用品
 
99.6
 
103.5
 
3、衣着
 
101.5
 
101.5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6.7
 
101.9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4
 
102.5
 
6、交通和通信
 
97.2
 
98.6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0
 
100.0
 
8、居住
 
101.1
 
100.1
 
图3:2013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20.97万户,增长13.8%;从业人数75.71万人,增长6.2%;纳税额123.56亿元,增长0.6%,占税收总额的74.4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经济总量依然较小,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项目较少;产业结构偏重、质效偏低的问题仍然存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支撑不足,服务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城镇化质量、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比较突出,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等,解决就业、社保等民生难题还要付出更大努力等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108.71亿元,增长3.3%;林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0.6%;牧业增加值27.13亿元,增长1.6%;渔业增加值4.64亿元,增长4.7%。
 
主要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0.57万亩,总产量171.20万吨,下降5.5%。植树造林17784公顷,年末林木蓄积量6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4.1%;肉类总产量26.24万吨,下降1.2%;水产品产量9.29万吨,增长4.7%。
 
表2: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增长%
 
粮食
 
万吨
 
171.20
 
-5.5
 
棉花
 
 
4940
 
-8.4
 
油料
 
万吨
 
9.56
 
2.8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