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4-09-26 辽源市统计局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8.36亿元,增长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2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投资实现473.90亿元,增长19.3%;农村非农投资实现49.21亿元,增长29.4%。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实现投资19.49亿元,增长121.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3.7%;第二产业实现投资303.83亿元,增长10.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58.1%。其中工业实现投资270.0亿元,增长22.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51.6%;第三产业实现投资199.79亿元,增长32.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38.2%。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实现投资44.05亿元,比上年降低5.3%。房屋施工面积473.41万平方米,增长30.2%,其中新开工面积185.39万平方米,增长1.4%;房屋竣工面积32.72万平方米,下降44.5%;商品房销售面积52.11万平方米,增长16.3%。全年累计资金到位额53.34亿元,下降4.3%。资金来源主要是以自筹资金为主,占比高达55.8%。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55亿元,增长13.8%。按城乡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54亿元,增长15.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1亿元,增长2.0%。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5亿元,增长5.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60亿元,增长17.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为28.0%,比上年降低2.4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2013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0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8%,比全省平均增速5.2%高23.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出口总值11536万美元,增长63.7%;实现进口总值10482万美元,增长4.4%。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25.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增长10.0%。省外招商引资完成407.29亿元,增长26.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52亿元,可比价增长11.7%。全市公路总里程4316.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53公里,一级公路195.79公里,二级公路517.4公里,三级公路73.93公里,四级公路3392.65公里。2013年新建公路66.21公里。
 
2013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1959万吨,比上年增长15.4%,货物周转量378389万吨公里,增长21.1%;公路旅客运输量2011万人,增长9.2%,旅客周转量116340万人公里,增长12.3%。铁路货物发送量291.4万吨,下降9.0%;铁路旅客运输量61.3万人,同比增长3.5%。
 
截至2013年末市区内共有公交车384台,万人拥有6.8标台;出租车1049台,万人拥有22.15台。
 
2013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6.54亿元。全市固定电话21.40万部,增长4.44%;移动电话108.16万部,下降0.9%。邮政业务总量8054.86?万元,同比增长2.7%;实现营业收入10161.48万元,增长20.5%;全年发送信函?195.08万件。
 
2013年,来我市旅游人数达159.38万人,同比增长15.7%,占全省的比重为1.6%。旅游收入20.30亿元,增长25.9%,占全省的比重为1.4%。
 
八、金融和保险业
 
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1.68亿元,比年初增加4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275.1亿元,比年初增加33.35亿元,增长13.9%;各项贷款余额276.92亿元,比年初增加47.20亿元,增长20.7%。其中,中长期贷款96.84亿元,比年初增加18.76亿元,增长43.0%。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超出各项存款余额增速7.8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市级保险经营主体1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7家,寿险公司8家。所辖县、区机构财险12家、寿险14家。实现保费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52亿元,增长3.7%;寿险保费收入6.04亿元,增长15.3%。累计赔款和给付金额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财险赔款1.47亿元,增长15.7%;寿险给付0.30亿元,下降15.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3年,全市共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5项,批准61项,项目批复率为58.1%,共争取国家、省支持资金4102.1万元,争取省级专利资金补贴项目32项。全市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级各类科技成果88项。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07件,其中发明41件、实用新型115件、外观设计14件。全市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
 
截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院校641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所,招生2673人,在校生11712人,毕业生2224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院校11所,招生1337人,在校生7486人,毕业生4339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18632人,毕业生6528人;初中56所,在校生27547人,毕业生9773人;小学342所,在校生54953人,毕业生9510人;幼儿园218个,幼儿21024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18人,在校生251人,毕业生24人。全市初中入学率99.8%,高中阶段入学率92.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文化馆4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6个;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覆盖率达96.5%,电视覆盖率达97%。
 
截止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014个。其中,市县级医院12个(不含企业、民营医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村卫生室585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528人,其中执业医师2302人,同比增加7.8%,执业助理医师354人,同比增加1.4%,注册护士2467人,同比减少3.97%。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462张,同比减少2.74%。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069台,同比增加42%;全年医疗总收入8.85亿元(指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或事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87%。总支出10.56亿元(指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事业支出、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9%;全年诊疗人次391万人次,同比提高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