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费收入7.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财产险收入1.8亿元,增长80.0%;寿险收入4.9亿元,下降24.1%。支付各类赔款4.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4亿元;人身险赔付2.9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2683人,在校生9141人,毕业生3246人。职工大学1所,招生282人,在校生757人,毕业生430人。职业学校18所,招生1245人,在校生8321人,毕业生987人。技工学校2所,招生2869人,在校生10069人,毕业生8021人。普通中学80所,招生14324人,在校生55813人,毕业生16037人。普通小学78所,招生15345人,在校生52017人,毕业生17793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招生35人,在校生332人,毕业41人。幼儿园302所,在园幼儿21734人。
年末全市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5个。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3项。受理专利申请780件,比上年增长15.4%;专利授权446件,下降19.4%。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个。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1个。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个;气象台地震监测台网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5个,乡村文化站4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9%。有线电视用户33.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覆盖户数32.4万户。全市共有档案馆12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2万条。全年出版报纸1223万份。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9个(含村卫生室45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103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9890张。卫生技术人员1001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81人,注册护士417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157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55个,床位1213张,卫生技术人员688人。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53.27万人,增长5.9%。
在全省各项比赛中获得43枚金牌、47枚银牌、64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86.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18.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29‰,死亡率5.56‰,人口自然增长率-0.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97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5元,增长15%。
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5.5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设面积21.9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7.61%;自来水普及率94.63%。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16万人(不含鸡西龙煤及中省直单位)。企业离退休人员14.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9.9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8.82万人,其中,职工43.79万人,城镇居民45.04万人。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5个,设置床位4871张,收养3451人,接受三无对象101人;城镇社区服务站83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8900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造林面积2935公顷。年末全市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6%。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34天。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76起,死亡26人,按可比口径,分别下降43.24%和59.3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
注释: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即城镇投资(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所有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与农村非农户投资之和。
5.邮政业务总量不含邮政以外的其他快递公司。
6.全市总人口、非农人口为公安局户籍数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计生部门数据。
7.三无对象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