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4-10-05 普洱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万人,增加1.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18.5万人,减少5.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2.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6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6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196.41万人,增加3.55万人,参合率达97.7%,上升1.3个百分点,应筹集资金66781万元,增长19.4%。累计有468.63万人次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支出资金66438万元,增长28.9%,占应筹资总额的99.5%。全市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9.7万人,增加0.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13万人,增加0.2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66万人,增加0.64万人。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累计达53.91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13071万元,增长14.8%;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累计达588.26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63532万元,增长18.2%。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914人,在校学生9468人,毕业生2925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招生5005人,在校生11199人,毕业生3048人。职业中学招生3135人,在校生9101人,毕业生5555人。普通中学招生40100人,在校生112888人,毕业生34752人。普通小学招生29195人,在校生175139人,毕业生3037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673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74%;初中毛入学率105.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7.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4.5%;成人技术培训人数341368人;接受扫盲班培训3018人。
 
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62项,比上年增加32项;投入经费2669万元;专利申请188项,获准专利授权119项,分别比上年增加26项和27项。年末全市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从业人员23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1人;开展课题研究71项,发表科技论文51篇,经费投入4167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4个。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55%和98.55%。全市共有调频广播电台19座,电视转播台19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8座;数字电视用户20.38万户。
 
全年普洱运动员在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1枚;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4.5枚,银牌25枚,铜牌18枚。举办综合运动会3次,单项运动会41次。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4个[4]。其中:医院32个(政府办医院18个,企业办医院1个,民营医院13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8347张,比上年增加381张。卫生技术人员9042人,比上年增加1086人,其中:执业医师2734人,执业助理医师680人,注册护士3164人,药剂师393人,检验人员422人。年末共有村卫生室985个,乡村医生1982人,卫生员99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5143例,报告死亡81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99.1/10万,死亡率3.14/10万。
 
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59个,提供床位3362张,收养人数2662人。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42个。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328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共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333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1163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8.7%。完成人工造林37660公顷;迹地更新面积4334公顷;零星(四旁)植树278万株。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87434公顷。
 
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789座,比上年增加116座,其中: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287座,增加3座;塘坝487座,增加113座。水库总库容57170万立方米。建成饮水工程765件。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30496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110185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6831万立方米;向城镇供水4621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各级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人员85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12235万元。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1408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6.1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9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21.8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76.99万吨,增长1.34%;电力消费量14.06亿千瓦时,增长3.46%。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58%;单位GDP电耗下降5.17%。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17起,比上年减少13起,死亡128人,比上年减少1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13起,减少48起,死亡89人,减少7人;工矿商贸事故22起,减少5起,死亡28人,减少1人;火灾事故68起,增加36起,死亡5人,增加4人。安全事故受伤人数173人,减少38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0人,减少0.05人。
 
注释:
 
⑴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结果以《2013年普洱统计年鉴》公布为准。部分指标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⑵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⑶2007-2011年数据统计口径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2013年数据统计口径为500万元以上投资(包括电网改造)。
 
⑷年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中未包括村卫生室。
 
(5)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就业人数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