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共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252个,其中列入省级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减排项目35个,限期治理工业企业2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8家,全市四项主要污染物全面下降,二氧化硫下降1%,氮氧化物下降5.47%,化学需氧量下降1.94%,氨氮下降2.95%。
节能减排。2013年,绵阳单位GDP能耗下降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336.5万吨标煤,下降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8吨标煤/万元,下降11.6%。
安全生产。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88起,下降19.0%;死亡207人,下降2.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24起,下降14.2%;死亡178人。工矿商贸事故23起,死亡25人;火灾341起,死亡4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总户数204.6万户,年末户籍人口547.4万人,常住人口467.6万人。当年出生人口44472人,死亡人口339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6‰。
城乡居民收支。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0元,增长11.3%。其中:工资性收入15763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14元,增长6.3%。其中: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0.8%、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4.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8.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7.5%、食品支出增长4.9%。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7元,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62元,增长6.8%。
就业和再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3.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全市有1.0万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会保障。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0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6.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7.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9.3万人;全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0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11.7万人,下降4.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5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农村居民19.1万人,增长1.0%。失业保险金标准市本级及江油为798元/月,其他县市区749元/月。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39个,床位数2.5万张。
注:
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绵阳统计年鉴2014》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因与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对接,2013年3月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省农业厅、省畜牧食品局四部门对2006-2012各地市州的生猪、粮食产量进行了核减。
5、行业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