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所
5
特殊教育学校
所
6
幼儿园数
所
249
在校生总数
人
508110
小学
人
159037
普通中学
人
146435
中等职业学校
人
49304
普通高等学校
人
62671
幼儿园在园儿童数
人
90280
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生
人
383
专任教师总数
人
28890
小学
人
10727
普通中学
人
11158
中等职业学校
人
1561
高等学校
人
3118
幼儿园教师数
人
2224
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
人
102
科技创新。全年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3项,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3项,获科技进步奖70项。省认定高技术企业89户。全年共申请专利240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62件;专利授权1180件,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145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0项,成交金额2.2亿元。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6个,省级技术中心33个,市级技术中心81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市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量182.7万册(件)。全市拥有文化馆7个,文化站119个,博物馆9个,展览馆36个。全市现有艺术表演团体27个,全年表演收入3340万元。
广播、电视、电影。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7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69.7万户。电影院9个,电影放映单位12个。全年城市电影观众人数115.7万人次,公益电影观众人数313.3万人次。
卫生。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795个。其中:医院74个,卫生院13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拥有卫生机构人员24802人,其中,医生7863人,注册护士(师)6557人。卫生机构床位1778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7022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6个县(市、区),覆盖256万人,全年新农合医疗支出8.9亿元。
体育事业。全市共建全民健身路径414条,全民健身工程366个,全民健身活动场所584个。公共体育场馆33个,其中体育场8个,体育馆25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5亿元。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德阳籍运动健儿5人次获得第二名,3人次获得第四名,2人次获得第七名,3人次获得第八名。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支。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1元,比上年增长10.4%;人均消费性支出17506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94元,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277元,增长8.4%。
就业和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3.6万人,再就业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万人,登记失业率3.7%。
社会保险。全年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岗职工人数达到5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63.2万人,增加3.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2万人,增加1.3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均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达到100%。
社会救助。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1.3万人,下降2.3%,其中,城镇10.3万人,农村11.0万人。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6个,床位952张;敬老院132所,床位16781张。全市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52个。社会救济对象48万人,其中农村救济对象30万人。全市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1万人。
十一、环境与安全生产
生态资源。年末全市森林面积2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9.8%。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8万公顷。全市磷矿石保有储量6140万吨,石灰石13700万吨,煤炭3067万吨,矿泉水年可开采量222.6万立方米。
节能降耗。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8%。
环境保护。全年削减COD3061吨,氨氮306吨,二氧化硫4283吨,氮氧化物1276吨。全年依法审批环评项目872个。全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验收,罗江县、广汉市、旌阳区通过省级生态县(市、区)验收,绵竹市通过省级生态市技术评估;什邡红白镇等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技术核查,建成45个省级生态镇、27个省级生态村、582个市级生态村以及3所国家级绿色学校、9所省级绿色学校、81所市级绿色学校、1个省级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省级绿色社区、33个市级绿色社区;8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按月监测达标率为54.2%,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87.4%(以API计),城市区域噪声昼间等效声级49.7分贝,夜间等效声级值为46.1d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