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4-10-05 泸州市统计局
 
年末在泸银行业机构13家,营业网点598个,从业人员6290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0.82亿元,比年初增加196.9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6.77亿元,比年初增加137.1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05.77亿元,比年初增加82.37亿元;个人贷款327.25亿元,比年初增加69.51亿元。
 
年末在泸保险业务机构32家。按业务性质分,有财产险业务机构17家,寿险业务机构15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5.64亿元,增长12.4%。其中,财产险机构保费收入13.74亿元,增长23.8%;人寿险机构保费收入21.91亿元,增长6.3%。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2.52亿元,增长24.7%。其中,财产险机构已决赔付金额6.89亿元,增长13.1%;人寿险机构赔付金额5.63亿元,增长42.5%。
 
年末在泸证券公司营业部8家,股票有效账户数21.70万户,比上年增长2.7%,全年证券交易额为1095.45亿元,增长68.4%,持有股票市值174.09亿元,比年初增长15.2%。证券公司营业收入1.43亿元,增长38.5%,利润0.78亿元,增长71.5%。
 
年末在泸期货公司营业部1家,期货交易有效账户数254户,比上年增长55.8%,全年期货交易额为776.77亿元,增长156.7%,期货公司营业收入133.93万元,增长137.8%。
 
年末全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2家(含分支机构5家),全年累计担保贷款金额为67.77亿元,比上年增长48.5%,在保余额58.44亿元,比年初增长33.8%,其中向636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0.43亿元。
 
年末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22家,注册资本50.45亿元,其中本年新开业13家,新增注册资本25.40亿元。全年累计向3180户客户发放贷款13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9%,年末贷款余额为68.15亿元,比上年增长9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重点支持学校建设,积极化解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通铺”现象;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部免除中职学生学费,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实施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奖助学金制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帮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科技工作“一号工程”,深入实施技术创新示范行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加强知识产权实施与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有所突破。
 
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270所,小学教学点713个,专任教师1.69万人,招生7.09万人,在校小学生40.07万人,毕业生5.79万人;初级中学192所,招生5.76万人,在校学生17.35万人,毕业生6.01万人,专任教师9973人。
 
中等教育。全市普通高中26所,招生2.67万人,在校学生7.93万人,毕业生2.63万人,专任教师465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2所)23所,招生3.51万人,在校学生8.65万人,毕业生3.02万人,专任教师2024人。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全市2.74万人参加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04万人,上线率38.0%。全市1.82万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人数1.52万人。
 
高等教育。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2075人,在校学生43186人,毕业生11430人。研究生招生414人,在校学生1184人,毕业生329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007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2.7万人(含泸州医学院等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专任教师33人。本年参加自学考试13102人,本(专)科毕业42人,累计毕业11134人。
 
特殊教育。全市特殊教育(盲聋哑学)学校7所,专任教师113人,招生110人,在校生534人,毕业生88人。
 
学前教育。幼儿园590所,在园幼儿14.50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99.6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46%,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9.52%,成人识字率97.3%。
 
科技成果与专利。全市创新科技成果55项,其中市级科技成果51项,区县科技成果4项。全年专利技术申请受理量1260项,获专利申请授权545项,其中发明94项。
 
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全年技术合同登记218份,合同成交额38530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6498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及园区建设。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年新增12户,年末达28户;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本年新增24户,年末达78户;省级创新型企业本年新增13户,年末省级创新型企业达55户。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了“一区三园”的发展模式,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商标权。全年新注册商标1155件,年末注册商标达7665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着名商标8件、市知名商标25件。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件、省着名商标52件、市知名商标138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纵深推进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泸州大剧院建成投用;以街道、社区文化广场为阵地,创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泸县农民演艺网创建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三馆一站一书屋”全部免费开放;卫生和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效。
 
文化机构。全市有文化馆8个,其中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文化站135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30个。公共图书馆8个,图书馆总藏量120.3万册(件),其中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图书藏量47.7万册。博物馆(展览馆)7个,陈列馆(纪念馆)2个,其中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
 
文化遗产保护。全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8项。
 
报纸、期刊出版。出版期刊3种,总印数18千册,总印张24158万印张;出版报纸3种,总印数3090万份,总印张7226万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