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3-21 枣庄市统计局
 
图5:2013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幅(亿元,%)
 
主要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54.2亿元,可比增长1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可比增长19.0%;化妆品类可比增长33.0%;金银珠宝类增长17.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8%;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20.7%。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144041万美元,增长15.1%。其中,出口115373万美元,增长21.9%;进口28668万美元,下降5.9%。纺织服装、橡胶制品、化学品三类龙头行业分别出口34075万美元、15145万美元、14073万美元,增长15.5%、22.2%、34.4%,这三类占全市的54.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8931万美元,增长50.9%。其中出口8275万美元,增长47.4%;进口656万美元,增长114.4%。产品已出口至161个国家和地区,比上年增加16个国家(地区)市场。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四大传统市场出口稳步复苏,分别出口14716万美元、14374万美元、9716万美元、7419万美元,分别增长42.2%、18.0%、24.6%、21.6%。
 
利用外资成效较好。新批外资项目12个,增长9.1%,合同利用外资10305万美元,增长29.6%;实际到账外资10455万美元,下降34.0%。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批12个项目中,制造业项目5个,合同外资5294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9268万美元;服务业项目7个,合同外资5011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187万美元,全市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项目个数与合同额比重均有所增加,分别增长12.8%和11.8%。
 
对外合作稳步增长。合同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000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5502万美元,增长9.8%。新设立境外投资企业3家,投资区域分别是苏丹、美国和香港,涉及钢铁、机械生产和研发及设备进出口贸易等。实现境外投资5822.4万美元,增长7.9%。完成各类外派劳务人数605人,增长15.9%。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带动进出口963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公路客运量3173万人,旅客周转量193987万人公里,分别下降15.8%和下降18.9%;公路货运量4554万吨,货物周转量120273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0.3%和3.4%。水路客运量41.78万人,旅客周转量172.8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29.8%和62.6%;水路货物运输量1072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41144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5.1%和下降7.7%。港口货物吞吐量2496.8万吨,增长1.3%。
 
民用汽车拥有量增加。民用汽车41.75万辆,其中全年新注册4.91万辆。民用汽车中,属于个人拥有36.49万辆,其中轿车23.98万辆;载客汽车34.70万辆,载货汽车5.54万辆;营运性汽车4.6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0.50万辆,载货汽车3.09万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40.7公里(包括村道),其中,高速公路163.7公里。一批重点项目开工。枣庄客运中心完成投资2.68亿元,主站房外观装饰已基本完成施工量的95%。枣鱼高速东延工程工可报告已编制完成。S904枣薛线(光明大道)市中区西环路至薛城区新城段中修工程,全长19.1公里,已完成投资7619万元。
 
邮政通信业稳步发展。邮政业务总量1.51亿元,增长7.0%。电信业务总量5.54亿元,增长0.8%;固定电话用户52.73万户,下降20.1%。移动电话业务总量52.29亿元,增长2.5%;移动电话用户316.82万户,下降3.0%。
 
旅游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接待70个来枣大型团队,其中旅游专列2个,旅游大巴团68个。构建乡村旅游“一园三镇五点”发展格局。共接待国内游客1697.9万人次,增长10.2%;国内旅游收入126.9亿元,增长14.2%;入境游2.9万人次,下降7.3%;入境旅游收入815.9万美元,增长6.0%。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7.88亿元,增长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7.21亿元,增长4.5%。其中,交通运输增长26.0%;节能环保增长21.4%;农林水事务增长15.6%;城乡社区事务增长12.5%;医疗卫生增长11.0%;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8.3%。全市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2.36亿元,节约资金3.65亿元,节支率为14.04%。
 
图6:2014年各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幅(亿元,%)
 
税收收入继续增加。国、地税收入177.50亿元,增长6.9%。其中,国税收入76.24亿元,增长8.2%;地税收入101.27亿元,增长6.0%。税收占GDP的比重9.0%,比上年下降0.1个点。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30.38亿元,增加80.53亿元。其中,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867.30亿元,增加85.66亿元。年末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018.20亿元,增加43.12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实现保费收入46.33亿元,增长8.3%。其中财产险收入10.83亿元,增长9.4%;人身险收入35.49亿元,增长8.0%。支付赔款给付11.79亿元,增长31.6%。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评出市科技进步奖120项。新认定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新建产学研合作平台4个,新建公共服务平台1个。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8个,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
 
人才引进水平提升。全年有1人入选首批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各有2人入选省首席技师和首批齐鲁和谐使者,6人入选省乡村之星,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穆拉德博士在枣庄投资兴业。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实现总产值658.11亿元,增长1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81%,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专利创造态势发生新转变。专利申请步入新常态,专利申请3036件,下降12.4%;发明专利申请量796件,下降20.2%。专利授权进入新轨道,专利授权量1665件,增长29.1%;发明专利授权量146件,增长40.4%。企业成为专利创造新主体,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1852件,占比61.2%;专利授权量833件,占比60.6%。新增国际专利申请3件,累计国际专利申请达到8件,已获得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外专利授权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