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3-20 杭州市统计局
 
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2187个,到位资金105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520.06亿元。
 
(五)开发区建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年实际到资28.64亿美元,占全市的45.2%,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317.18亿元,增长8.3%;实现利税1092.05亿元,增长11.7%。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
 
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2.93亿吨,比上年增长4.9%,其中铁路货运311.78万吨,下降15.0%,公路货运23202万吨,增长10.3%,航空货运23.85万吨,增长10.9%;旅客运输量2.41亿人次,增长8.8%,其中铁路客运4689万人次,增长26.1%,公路客运17431万人次,增长4.3%,民航客运1334万人次,增长16.0%。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22条,其中国际航线28条,港澳台航线8条。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024.4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81.68千米。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269.6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79.94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6.0%和7.2%。
 
(二)邮电通讯
 
全市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1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67.5%。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46亿件,增长80.5%。主城区建成并投入运营889个便民“E邮站”。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70.08亿元,增长0.7%。市区85%家庭宽带用户升级为光宽带。全年共建成4G宏站3949个,基本实现市区、景区、高速、高铁、县市城区、发达乡镇全覆盖。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311.14万户,下降7.5%,移动电话用户为1561.71万户,增长7.0%;宽带用户为278.78万户,下降2.6%。
 
(三)旅游业
 
杭州航空口岸正式获批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88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3.18亿美元,增长7.3%。接待入境旅游者326.13万人次,增长3.2%;接待国内游客10606.43万人次,增长12.7%。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658家,增长4.1%;星级宾馆达到199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2家,四星级酒店46家;A级景区50个,其中5A级景点3个,4A级景点32个。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
 
(一)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达到374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49家,分别比上年末增长9.4%和63.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450.51亿元,增长10.3%;贷款余额21316.83亿元,增长10.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428.86亿元,增长14.9%。
 
(二)资本市场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募集资金1684.69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募集资金217.6亿美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109家,实现上市融资2752.59亿元。
 
(三)保险
 
全市保费收入32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1.09亿元,增长11.2%,人身险保费收入179.32亿元,增长17.7%。支付各类保险赔款119.03亿元,增长16.3%,其中财产险83.23亿元,增长6.9%,人身险35.80亿元,增长46.0%。
 
十一、教育和科技
 
(一)教育
 
全市共有小学421所,在校学生50.27万人;初中241所,在校学生21.39万人;普通高中72所,在校学生11.05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8.7%,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为99.7%。优质学前教育覆盖面由上年的74.5%提升到76.7%;优质高中教育覆盖面为85.6%,提高1.2个百分点。普通高等院校38所,在校学生47.47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4.80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0.6%和4.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9.1%提高到59.8%。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纳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5.23万人。
 
(二)科技
 
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148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55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13.1%。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51家,累计达2209家。年内新增11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132个。年末已有省级企业研究院3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63家。技术市场共吸纳科技成果5412项,实现交易额75.43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69家、其中国家级21家,孵化总面积226.78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8133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全市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
 
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5个,图书馆藏书1700万册,800余万市民卡用户免费开通图书借阅功能。街道(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建成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427个,图书流通点2166个,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237万平方米。实施农村数字电影“2131”工程,共放映2.75万场,观影人数为520万人。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成为“双世遗”城市。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项,累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4项,入选数量和总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二)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98个,其中医院218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59个和10个。拥有床位5.5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5.08万张,分别增长7.2%和8.9%。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5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万人,注册护士3.47万人,分别增长9.3%、7.7%和12.0%。农村卫生服务继续改善。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上年的2.49‰、3.47‰下降为2.01‰、2.76‰,每十万孕产妇死亡率为4.18人,下降0.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