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一三”战略重点和全市统筹发展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业发展基本稳定,质量效益继续提高,创新驱动动力增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4.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8927人,增长38.8%。合法生育率95.8%,人口自然增长率6.37‰,出生人口性别比109.9。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78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9.0%、9.1%、9.0%、9.2%,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32.0亿元,增长9.7%,其中工业增加值2137.4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898.5亿元,增长9.3%。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61.3%和34.8%,分别拉动GDP增长0.4、5.6和3.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51826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8470美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重由2013年的9.8∶52.0∶38.2调整为9.5∶50.8∶39.7。
2014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228.3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86.2亿元,坊子区130.2亿元,奎文区225.5亿元,青州市547.9亿元,诸城市705.4亿元,寿光市762.0亿元,安丘市270.5亿元,高密市553.1亿元,昌邑市356.0亿元,临朐县229.0亿元,昌乐县260.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40.9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261.4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24.9亿元。
非公有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经济增加值2611.1亿元,增长9.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2284.7亿元,增长9.8%。全市非公有经济户数51.3万户,增长21.0%;从业人员191.9万人,增长12.9%;注册资金3662亿元,增长42.5%。
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实现新增就业人员21.9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8%的较低水平,城乡就业连续11年实现“双十万”目标。
物价水平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涨幅比201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烟酒类价格分别上涨1.8%、0.9%,居住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2.4%、1.4%、0.6%、0.3%、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别下降1.3%和1.7%。
财政收入运行平稳,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0.2亿元,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55.6亿元,增长11.6%。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完成192.4亿元,增长7.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4.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27.8亿元,增长6.8%。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317.1亿元,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1%。
二、农业
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0%。据抽样调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96.0万亩,减少0.7%,全年粮食总产量464.4万吨,减少2.3%;棉花产量3.6万吨,减少7.6%;油料产量21.3万吨,减少13.6%;烤烟产量2.8万吨,减少29.1%;蔬菜产量1200.4万吨,增长3.0%;水果产量87.7万吨,减少4.1%。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造林33.6万亩,新建农田林网8.4万亩,四旁植树3304万株,中幼林抚育33.6万亩,育苗28.2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564.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67.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5.5%。
畜牧业生产增势放缓。全市肉类总产量140.4万吨,减少1.7%;禽蛋产量24.8万吨,减少4.7%;奶类产量25.9万吨,减少4.3%;大牲畜年末存栏37.9万头,增长0.6%;生猪年末存栏469.2万头,减少0.2%;家禽年末存栏11105.6万只,减少7.0%;生猪出栏844.6万头,增长2.5%;家禽出栏46278.6万只,减少6.8%。
渔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45.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6.6%。水产品总产量60.0万吨,增长3.7%。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71.3万千瓦,增长0.8%;联合收获机达到2.4万台,增长8.6%。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975.8万亩,机播面积1492.0万亩,机收面积1365.0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9%、88.8%、81.2%。
农村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70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50处,建成小型单村、联村集中供水工程634处,集中供水覆盖人口达到94.7%。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3.9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371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72.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6.2万亩,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3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07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减少1.7%,集体企业增长27.7%,股份制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6%。
工业运行平稳,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02.5亿元,增长8.7%;利润总额695.1亿元,增长9.2%;利税总额1070.6亿元,增长10.1%;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7%。前100名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5.3亿元,占全市收入的38.1%,增长9.0%;实现利润总额258.9亿元,增长14.4%;实现利税总额379.2亿元,增长9.7%。全市装备工业企业112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0.2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28.1%,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243.2亿元,增长8.0%;实现利税总额335.7亿元,增长6.5%。219种主要统计产品中,有111种产品产量增长或持平,其中,光电子器件、蓄电池、化学试剂、石膏板、锻件等产品产量增长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