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镇江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稳中奋进、改革创新”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新常态下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662.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467.6亿元,增长11.5%。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7:52.3:44.0调整为3.8:51.1:45.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651元,增长11.0%,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6718美元。
财政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8亿元,增长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28.8亿元,增长9.7%,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2.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完成97.2亿元、32.4亿元、21.3亿元、10.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3%、8.8%、10.2%和44.6%。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3.4亿元,增长9.5%,分支出科目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支出52.6亿元、13.2亿元、5.9亿元、22.6亿元、18.7亿元、27.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8%、23.1%、5.3%、2.0%、4.8%、6.2%;民生类支出2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比重71.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0,比上年上涨2.0%,涨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上涨2.4%,衣着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5%,居住类上涨1.7%,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2%,交通和通信下降0.3%。在食品类中,粮食类价格上涨2.8%、鲜蛋价格上涨17.8%、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3.9%、鲜菜价格下降4.2%,猪肉价格下降1.9%。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全年总产量126.0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夏粮38.5万吨,增长3.8%;秋粮87.6万吨,下降1.3%。油料总产量5.9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5.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千公顷;油料面积2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5千公顷;蔬菜面积26.4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8千公顷。
林牧渔业发展总体平稳。全年成片造林面积3.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茶叶产量1443.1吨,比上年增长5.1%。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8.16万吨,比上年下降4.5%,其中:猪肉产量4.88万吨,下降3.2%;禽、蛋产量1761万只和2.51万吨,分别下降7.1%、5.1%。全年水产品产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3.3%。
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全年新增设施农业(渔业)面积5.9万亩,累计达到44.1万亩,占比重18.7%,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23个,累计达到854个。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230个,总数达到3085个。年末拥有省级农业园区7家,当年新增1家。年末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4家;年末拥有工商注册家庭农场533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趋稳。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36家,比上年净增15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大中型企业5326.5亿元,增长1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1395.8亿元,增长9.0%;重工业6706.5亿元,增长11.4%。分行业门类看,采矿业63.5亿元,下降10.9%;制造业7866.3亿元,增长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72.5亿元,增长9.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5.4亿元,下降15.2%;集体企业53.0亿元,增长10.2%;股份制企业5071.3亿元,增长1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680.4亿元,增长8.5%;民营企业4110.3亿元,增长11.9%,其中私营企业3329.5亿元,增长12.0%。
企业效益逐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利税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利润5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7.6%、6.5%和7.0%,产品销售率为98.4%。年末全市拥有销售超百亿企业(集团)9家、利税超10亿企业12家。
新兴产业较快增长。全年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24家,比上年净增13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竣工产值380.8亿元,增长11.4%。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16.6亿元,增长17.3%。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7%。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1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3%;竣工面积954.2万平方米,增长13.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42.9万平方米,增长1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149.4亿元,增长16.5%,其中工业投资1148.7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991.0亿元,增长36.6%。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1104.12亿元,增长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4.6亿元,下降45.8%。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16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民间投资1243.9亿元,增长19.9%;港澳台商投资60.0亿元,增长78.2%;外商投资119.01亿元,增长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