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6.3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0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23.5%。外派劳务人员4363人,增长12.4%;期末在外各类出国劳务人员8543人,比上年末增长54.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8.1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社会货物运输量19773.47万吨,比上年下降1.4%;全社会旅客运输量7972.13万人次,增长6.8%。
港口货物吞吐量31970.73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656.48万吨,下降3.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35.63万标箱,增长9.6%。烟台莱山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4.31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2.7%;进出港旅客430.58万人次,增长18.4%。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818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7.2公里;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济南方向通车;烟台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烟台港西港区共获批岸线39000米、泊位30个,海阳港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获批岸线12300米、10个泊位。全市一类开放港口增至7处。烟台港西港区40万吨级矿石码头投入使用,我国首艘全资自主经营管理的邮轮“中华泰山”号投入运营;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具备通航条件;烟台至淄博重质液体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基本完工。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15.51万辆,比上年增长5.3%,其中本年新注册15.11万辆,增长4.6%。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02.82万辆,增长6.9%。私人轿车保有量为62.38万辆,增长13.5%。本年新注册轿车8.85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8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43亿元,下降1.1%;电信业务总量64.46亿元,增长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9.09万户,下降15.4%;移动电话用户820.29万户,下降2.1%,其中3G和4G移动电话用户294.78万户,增长109.5%。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70.54万户,下降1.0%,其中宽带用户达134.48万户,增长3.1%。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2亿美元,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585亿元,增长13.7%。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481.5万人次,增长9.6%,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54.6万人次,增长5.0%。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0处,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处、4A级17处、3A级18处、2A级22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0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0家。各类旅行社218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1家。全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148个,比上年增加6个;展位总数2.4万个,比上年增长5.0%。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393.23亿元,增长13.8%。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80.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教育支出104.62亿元,增长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71亿元,增长7.5%;医疗卫生支出43.11亿元,增长15.8%;节能环保支出9.89亿元,增长15.3%;城乡社区支出70.73亿元,增长52.2%;农林水事务支出78.64亿元,增长10.0%。
全年国地税收入848.8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国税收入487.39亿元,增长4.3%。其中,国内税收330.42亿元,增长14.2%;海关代征156.97亿元,下降11.8%。地税收入361.47亿元,增长8.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417.97亿元,比年初增加397.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637.93亿元,比年初增加47.18亿元,增长1.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24.72亿元,比年初增加325.38亿元,增长1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135.82亿元,比年初增加385.28亿元,增长6.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285.29亿元,比年初增加342.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026.46亿元,比年初增加265.76亿元,增长7.1%,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03.42亿元,增长5.2%;中长期贷款增加203.34亿元,增长13.7%。
全年证券市场完成交易额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年末累计股民开户数64.48万户,比上年增长2.8%,其中当年股民开户数1.76万户。
全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年末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4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新增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29家,年末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总数达到39家。
全年保费收入14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人身险公司37家,保费收入91.26亿元,增长16.0%;财产险公司28家,保费收入49.12亿元,增长15.0%。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人身险赔付25.18亿元,增长11.6%;财产险赔付25.32亿元,增长17.2%。
八、教育和科技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本专科招生5.46万人,比上年增长9.6%,在校生17.32万人,增长4.0%,毕业生4.65万人,增长3.6%。研究生教育招生841人,在校生2105人,毕业生735人;中等职业学校37所,招生2.40万人,下降10.1%,在校生7.18万人,下降15.1%,毕业生3.46万人,增长6.5%;普通高中46所,招生3.34万人,下降5.4%,在校生10.31万人,下降3.2%;普通初中213所,招生4.94万人,下降3.9%,在校生20.54万人,下降4.5%;小学316所,招生5.54万人,增长3.7%,在校学生26.25万人,增长2.4%;特殊教育学校9所,招生124人,在校学生826人;幼儿园1067所,招生4.14万人,在园幼儿15.0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应届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
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16.6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9%。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其中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比上年新增7家;山东省企业院士工作站25家,新增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6家,新增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新增2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9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7%。我市参与完成的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7个项目(人)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848件和675件,分别比上年下降2.7%和6.3%。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专利)41件。年末全市共有有效发明专利3059件,比上年增长14.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38件,比上年提高0.5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