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地铁1、2号线一期全线开通试运行。南部滨海大道及东段桥隧、金普城际铁路及延伸线、快轨三号线改造、丹大快铁、渤海大道一期等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东港、梭鱼湾、新机场商务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顺利实施。东联路交中华路立交桥竣工通车,维修改造香周路和甘海路重点路段以及17条主次干路、149条街巷路,疏港路拓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五个一”工程新增停车泊位20300个。实施302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建筑保温和供热系统改造及小区环境整治,惠及4.96万户家庭。新增供热面积264万平方米,改造供热旧管网361公里。解决3811户煤气配套历史遗留问题;煤气供应总量达到2.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统筹推进县城建设“三个一”工程和宜居乡村建设,15个小城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319.5亿元,增长10.4%;零售业零售额2227.7亿元,增长12%;住宿业零售额34.3亿元,增长7.4%;餐饮业零售额246.9亿元,增长14%。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65%;中西药品类增长18.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2%,五金电料类增长2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1%。销售汽车19.2万辆,销售额31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6%。其中新车13.5万辆,销售额256.6亿元,分别增长7.4%和3.4%。
商贸设施建设:辽渔国际水产品市场、亿合城商业综合体、亿丰汽车广场等大型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建成开业。西安路中央大道旅游文化购物中心、恒隆广场加快推进,柏威年·大连购物中心项目落成。重点推进10条特色商业街、5个农村商贸中心和20个农村适度规模超市改造建设。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23家,注册外资金额102.7亿美元。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50个,其中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3个。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实际使用外资14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分列实际投资来源地的前5位。
对外贸易:全年大连地区(含中央、省公司)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算为4044.38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进口2184.24亿元,增长12%;出口1860.14亿元,下降20%。按美元计算进出口总额为657.7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进口355.49亿美元,增长13.2%;出口302.25亿美元,下降19.3%。大连市自营进出口总额(下同)645.78亿美元,增长7.1%(全口径下降4.5%)。其中,进口350.96亿美元,增长13.6%;出口294.82亿美元,增长0.3%(全口径下降19.8%)。机电产品出口134.1亿美元,下降9.2%,占45.5%。一般贸易出口118.46亿美元,增长25.5%,占40.2%(见表3)。民营企业出口93.67亿美元,增长23.9%,占31.8%。日本、东盟、欧盟、美国、韩国、香港是六大主要出口市场。
对外合作:全年核准境外投资项目99个,中方总投资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94亿美元,增长12%;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96亿美元,增长2%。
服务外包:全年在线登记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2.62亿美元;执行金额1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服务外包企业1066家,从业人员13.8万人。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运输企业客货换算周转量8417.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货物周转量8335.9亿吨公里,增长2.5%;旅客周转量205.3亿人公里,增长8.2%(见表4)。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2亿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贸吞吐量1.25亿吨,增长6.5%;集装箱吞吐量1013.2万标箱,增长1.2%。空港旅客吞吐量1355.1万人次,下降3.8%;纯货邮吞吐量13.35万吨,增长0.8%。
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全年实施港航建设项目5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大连港长兴岛港区总体规划(修订)》和《大连港皮口港区规划方案》获批。三大核心港区实施建设项目29项,大窑湾北岸汽车码头7号泊位完成水工主体建设,长兴岛港区葫芦山湾南防波堤工程按计划推进,太平湾港区航道和北防波堤工程等有序进行。长山群岛陆岛交通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皮口新客运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广鹿乡财神岛陆岛码头竣工、长海县、庄河、普兰店市等区域10余项陆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新增3条固定时刻集装箱班列线路和2个内陆干港,固定班列线路达到17条,东北腹地大中型内陆干港达到16个,过境班列集装箱量增长近两倍。全年铁海联运量达到32万标箱,增长10.3%。
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审的A级物流企业达到25家、全省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达33家,3家物流企业入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首届农产品冷链批发市场50强。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在2014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评比中排名第三。铁海联运物联网国家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制定了7项物流信息化标准草案和4项仓储标准草案。冷链物流长足发展,毅都集发、獐子岛等项目相继运营或扩建,冷藏能力达到36万吨。全市现有海运航线110条,其中外贸航线82条,内贸航线28条。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航班起降11.43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180条,其中,国内航线158条,国际和地区航线22条,与6个国家、3个地区的101个国内外城市通航。
太平湾港口岸开放已进入辽宁省政府审批阶段,大连空港口岸获批国家进境水果检验指定口岸,大窑湾集装箱口岸实施“三统一、一优化”物流功能布局调整。大连港国际旅检通道启动X光机“一机两屏”查验,实现关检“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大连海关“一站式”通关服务中心(港湾)正式启用,长兴岛海关正式开关受理业务,大连口岸通关服务中心挂牌。
邮电通信: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邮政业务总量13.9亿元,增长2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9.9万户,下降5.1%;移动电话用户848.6万户,下降6.6%。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2万户,增长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