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妇幼健康服务:开展免费计划生育手术服务1.7万例和免费B超检测服务87.2万人次。为1.3万名农村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646.6万元,为2.7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为7万余名新生儿进行免费“两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筛查率达到99%。为30.3万名适龄儿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完成适龄儿童牙齿氟化物防龋9.6万人次、窝沟封闭4.7万余人。建立全国第一个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疗救助项目。
医学科研:全年组织申报科研课题251项,其中50项列入市级科研计划。组织科技成果验收70项,13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13所医疗机构与53所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引进高端医学人才53人,完成引智项目520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年末,202.5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由上年的400元/人·年提高到520元/人·年,统筹区域内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
十四、体育
群众体育:全年举办国际徒步大会、乒乓球冠军赛、万人太极拳展演、马术、全民健身日等示范性健身活动千余项。培训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3700人,累计达到16445人。为39个行政村新建篮球场地,维护更换170个农民体育工程篮球场地设施,全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为100个体育健身活动室配备器材,建成200条健身路径、19个健身广场和5个体育公园,全市健身活动室和健身路径累计数量分别达到1124个和3194条。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十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每天定时定点参加健身活动的市民达到60余万人次。
竞技体育:全年大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获得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3枚。举办第27届“金石滩杯”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14980人。承办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棒球锦标赛、棒球AA锦标赛、棒球AAA锦标赛、少年儿童垒球锦标赛,李宁全国10公里路跑联赛·大连站比赛,首届“环渤海杯”帆船拉力赛。组织958名运动员参加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647枚、奖牌1033枚、总分10731分,均列全省第一位。市足球运动学校、业余体校、航海学校、甘井子区体校、金州新区体校、瓦房店市体校共6家被评为“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本年度向省专业运动队输送运动员44人,向省级运动学校输送运动员34人。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262名、二级裁判员400名。
体育产业:体育彩票投注站达到1265家,实现销售额16.7亿元,从业人员3.8万人。体育消费50.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758元。出台《大连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获批中国武术推广基地,金州新区棒球场获批中国棒球训练基地,旅顺曲棍球场获批中国曲棍球训练基地,瓦房店将军石帆船帆板基地获批中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9571个、体育场馆6481个,体育场地面积2276.2万平方米、用地面积3330.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7平方米(不含海浴面积)。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全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下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超出二级标准0.21倍,PM2.5超出二级标准0.51倍,空气质量指数(AQI)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82天,其中一级(优)天数69天。城市水源地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转角楼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碧流河、英那河各断面水质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均值范围为50.1-55.5分贝,城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90.2%。
建设项目管理:新批建设项目3087个,项目投资总额3884.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3亿元,占3.9%;验收竣工项目1722个,项目投资总额57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1亿元,占2.6%。
污染减排: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任务。寺儿沟污水处理厂于年内形成减排能力,累计建成2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31.5万吨/日。实施重点污染企业的远程、实时监控,已安装废水、废气自动监控系统190套。
环境污染防治:年内完成143家企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施脱硫脱硝等蓝天工程项目95项,累计完成211项。印发《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补充完善入海排污口电子档案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新建水源地防护设施19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套及其配套管网67公里,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446套,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59吨/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4座,生活垃圾收集点5712个,新增垃圾处理量210吨/日。完成英那河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围网封闭55公里。全市累计持有有效排污许可证企业4539家。
十六、人口和就业
人口和计划生育:年末户籍人口594.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出生人口6.6万人,净迁入人口0.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09‰,死亡率为7.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6‰,出生人口性别比107,处于正常范围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9%,综合避孕率为71.12%,晚婚率为94.22%。批准4418对“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累计投入2.1亿元,33.9万人享受到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为1.3万名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成员投保住院护理补贴保险,1586人次获得总计338.8万元赔付。为2.2万人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企业注册登记:全年新注册登记各类企业27310户,注册资本(金)折人民币133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9%和112.8%。其中,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6户(其中法人企业216户),下降2%,投资总额27.1亿美元,下降24.6%,注册资本(金)21.3亿美元,下降23.3%,外方认缴出资额18.2亿美元,下降25.3%;内资企业1674户,增长22.3%,注册资本(金)223.5亿元,增长19.1%;私营企业25230户,增长76.6%,注册资本(金)960.9亿元,增长292.6%,从业人员45.6万人(其中投资者4.6万人),增长130.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5327户,增长0.4%、资金额39.5亿元,增长7.9%;从业人员9.1万人,增长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