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6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接待海外游客96.6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993.6亿元,增长10.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65.3亿元,增长10.4%;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1.8%。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56家;旅行社398家,其中出境旅行社52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49个,增加4个,其中5A级2个,4A级16个。
会展:全年举办展会95个,比上年增长2%。1万平方米以上展会42个,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展会16个。展出面积110万平方米,增长5%。展会共设展位35948个,其中境外参展展位3552个;参展企业21955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1950家;参展商近11万人,其中境外参展商近万人;参观人数830万人次,其中境外参观人数4.5万人次。大连软交会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软件第一展”。大连游艇展成为中国北方游艇水上第一展。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获得“2013-2014年度中国十佳创新特色展会”。本市先后荣获“2013年度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活动最具影响力会展城市-金手指奖”、“2013-2014年度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2014年度优秀会展城市奖”等称号。
九、金融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金融和融资服务类机构701家,其中,外资机构60家,法人机构23家,全国性金融市场1家。全市金融业总资产2.16万亿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第7位、东北首位。金融营业网点3000余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
银行: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21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9.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13.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4758.5亿元,比年初增加189.3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59.4亿元,比年初增加755.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926.4亿元,比年初增加799.1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全年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45场,办理外汇交易625笔,成交金额折合94.9亿美元。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71.9%。
保险: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财产险71.9亿元,增长13%;人身险127.4亿元,增长13.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61.3亿元,增长1.9%。其中,财产险32.1亿元,下降0.1%;人身险29.2亿元,增长4.3%。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2.6%;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2853元/人。
证券:全年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26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其中,A股成交金额8852.2亿元,增长47.7%;债券现货及回购成交额16888.6亿元,增长119.4%;基金成交金额404.3亿元,增长163%。截至年末,共有证券资金账户数159.9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2.75万户。全市共有上市企业49家,其中境内上市26家,境外上市21家,境内外同时上市1家;股票50只。境内上市企业中,有A股公司23家,B股公司2家,发行A+H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发行A+B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
期货:全年期货成交量7.7亿手(单边),比上年增长9.9%,占全国期货市场的30.7%;成交额41.5万亿元(单边),下降12%,占全国期货市场的14.2%。拥有会员单位170家,其中经纪公司会员155家,自营会员15家;投资者开户数199.1万户,增长12.1%。年内成功上市聚丙烯和玉米淀粉2个期货新品种,交易品种达到16个。焦炭、铁矿石等8个品种夜盘交易上线,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在天津东疆实现保税交割。
其他金融服务:新设盛邦城镇化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14家,新增股权投资规模41.7亿元,全市77家股权投资机构总规模达到421.7亿元,完成投资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倍。在深市成功发行全省首只中小企业私募债。全年47家次企业债券融资665.3亿元,增长22.7%。新设东北亚石化交易中心。全市22家交易场所交易额达到14123亿元,增长5.2倍。全市79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330笔、152.6亿元,年末贷款余额78.3亿元,增长15.5%。全市122家融资担保公司累计融资担保额300.4亿元,年末在保责任余额281亿元。新设典当机构11家,总数达到83家。新设第三方支付机构5家,总数达到17家。
十、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产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2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9家,总数分别达到477家和112家。全年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111亿元,增长23%,其中,本地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67亿元,增长27%。组建了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重大技术装备等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和重点实验室26家。梳理出31个技术创新链和107个创新点,凝练38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本市获批国家高端轴承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数控机床、核电装备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自主创新:取得DMTO甲醇制烯烃技术、航母阻拦装置用高速大载荷轴承关键技术、BT3500型半潜式海洋钻井支持平台设计建造技术等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建成开通全市首个科技创新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科技指南针”,已发展1481家会员单位。开展智慧城市、科技文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推进科技金融对接,新认定10家科技金融特色机构。成功举办首届大连市科技创业大赛,推荐的科技项目包揽第二届辽宁省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和团队组一等奖,获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第三名。深入推进创业导师1162工程,启动“科技创新助力团”活动。大连创业工坊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孵化器,大连双D高科获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首次评选出11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104名“青年科技之星”。全年10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大连化物所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认定省级科普基地5家、市级科普基地5家,市级以上科普基地达到75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36家。
知识产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532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380件,分别比上年下降61.7%和增长13.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5件,位列辽宁省首位。9个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大连化物所主持完成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实现交易额33.8亿元,创历史新高。开通大连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专利“护航”专项行动,推进专利保险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