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93家,新增2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51亿元,同比增长11.9%。资质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03.36万平方米,增长17.9%,竣工面积1077.17万平方米,增长1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3.53亿元,同比增长21.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501.13亿元,增长16.1%,非国有投资802.4亿元,增长24.8%;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34亿元,增长1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5.87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70.32亿元,增长20.4%。全市在建项目为2528个,增长3.9%,其中新开工项目1899个,增长3.7%,投产项目个数为1791个,增长2.5%。亿元项目个数203个,比上年同期净增73个,实际完成投资273.73亿元,增长17.9%。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神华火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完成542.46亿元,同比增长21.3%,占全部投资的41.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76.13亿元,增长20.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3.49亿元,增长37.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40.22亿元,增长14.5%。民生投资102.73亿元,增长130%。基础设施投资224.33亿元,增长17%。
房地产业缓中趋稳。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20.76万平方米,增长11.1%。其中现房销售面积289.16万平方米,增长23.9%。商品房销售额153.56亿元,增长30.4%。其中现房销售额81.46亿元,增长32.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2.37万平方米,下降11.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9.19万平方米,下降14%。
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26亿元,增长12.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0.79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47亿元,增长15.2%。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77.26亿元,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亿元,增长13.2%。在限额以上法人批零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较快,分别实现零售额43.9亿元、33.18亿元、21.76亿元,分别增长9.7%、21.7%、26.9%。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30个,其中投资过2亿元项目14个。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4家,总数达到93家,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新增11家,达到21家。实际利用外资7.51亿美元,增长20.1%。实现进出口总额9.39亿美元,增长108.9%。出口总额7.5亿美元,增长84.8%。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48亿美元,增长140.1%,农产品出口0.89亿美元,增长95%。进口1.89亿美元,增长333.1%。其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分别增长641.4%、303.1%。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40.59万人次,同比增长24.1%,旅游综合收入157.13亿元,同比增长24.5%。景区创建工作上台阶,阳明山被确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九嶷山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萍洲书院,濂溪故里成功创建3A景区。江永女书花卉团扇和“江永女书”黑茶分获2014中国湖南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和铜奖;东安鸡成功评选为湖南旅游必购商品。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提升。全年货运量6916万吨,同比增长3.2%,货物周转量165.04亿吨公里,增长5.4%。客运量8879万人,增长8.7%,旅客周转量45.31亿人公里,增长5.4%。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1.58万辆,增长18.6%,其中私人汽车19.14万辆,增长20.4%,本年新注册汽车3.67万辆,增长10.3%。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里489公里。二广高速永州至广东段,祁冷一级公路全面通车,207国道双牌大山隧道贯通,干线公路新改建260公里。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6.27亿元,增长33.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6亿元,增长17.3%,电信业务总量33.11亿元,同比增长34.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5.64万户,下降4.2%,移动电话用户339.68万户,增长33.8%,固定电话每百人6.6部,移动电话每百人63.1部。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84.26万户,净增49.76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338.19亿元,增长14.1%;贷款余额641.37亿元,增长15.7%。个人储蓄存款991.87亿元,增长14.6%。中长期贷款497.24亿元,比年初增加85.12亿元,增长20.6%。
保险行业稳步发展。全市保险公司2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2家,人身险公司12家),新增1家,县区级支公司(营销服务部)86家,乡镇级营销服务部46家,银行代理机构89个。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32.1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48亿元,增长19%,人身险保费收入21.71亿元,增长4%。全市各项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0.53亿元,增长7.5%。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有序推进。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2.4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4.8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93万人,初中学校在校学生19.2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7.6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75人,幼儿园在园儿童20.68万人。全市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1.26万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942.5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7.27万人,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8722.6万元。各类民办学校74所,在校学生5.24万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43亿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83所。
科技创新大幅提升。全市R&D经费支出30892万元,比上年增加10982万元,增长54.7%。全市高新技术企业89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93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年申请2194件,同比增长13%;授权专利1070件,同比增长30.2%;发明专利授权104件,同比增长23.8%。完成合同登记54项,技术合同交易金额5112.80万元,同比增长4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有线电视用户69.1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7.3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42%。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1.6万套,覆盖5万户,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26万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