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29 三亚市统计局
 
全年市重点项目125个完成投资43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省重点项目63个,完成投资360.35亿元,同比增长6.3%。从投资主体看,政府投资项目完成77.66亿元,占市重点项目投资的17.7%;社会投资项目完成361.66亿元,占市重点项目投资额的82.3%。
 
从资金来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较为充足。全年投资资金来源达8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0.6%,比实际完成投资额多224.72亿元,资金到位率达135.7%。其中本年资金来源632.11亿元,下降4.2%,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4.0%。本年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4.20亿元,下降27.1%;国内贷款197.75亿元,增长16.5%;利用外资9.27亿元,增长155.7%;自筹资金264.52亿元,下降10.0%;其他资金145.86亿元,下降15.4%。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占投资总额的60.4%。商品房销售面积93.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6%。
 
保障性住房。全市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258套,开工面积115.71万平方米,其中:限价商品房604套,经济适用房297套,公共租赁住房1673套,棚户区改造3884套,农村危房改造1800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601套,竣工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801套,农村危房改造1800套。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国内贸易。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31.82亿元,增长17.0%。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13.48亿元,增长15.0%;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18.33亿元,增长18.8%。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销售情况来看,日用品类、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23.7%、54.9%、16.9%、54.4%,汽车类增长23.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08.89亿元,增长9.5%。其中,住宿业营业额90.40亿元,增长9.2%;餐饮业营业额18.49亿元,增长11.0%。从星级酒店营业额看,五星级酒店实现营业额39.85亿元,增长5.8%;四星级酒店8.16亿元,下降6.4%;三星级酒店1.12亿元,增长4.5%;其他酒店23.47亿元,增长17.8%。
 
旅游业。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352.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内游客1313.90万人次,增长11.3%;入境游客38.86万人次,下降19.3%。从接待设施看,旅游饭店接待游客1109.79万人次,增长9.4%;其他住宿设施229.63万人次,增长15.9%;邮轮接待游客13.35万人次,下降15.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69.73亿元,增长15.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7.97亿元,增长18.8%;旅游外汇收入19137万美元,下降26.4%。旅游饭店平均开房率为61.4%,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24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5家,四星级酒店16家,三星级酒店13家。拥有客房47228间,比上年增加2064间;拥有床位79271张,比上年增加2994间。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景区14个,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5A景区2处,4A景区6处。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全市旅客运输量2171万人,比上年增长7.7%;货物运输量2008万吨,增长41.4%。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1494万人,增长16.1%。其中进港752万人,增长16.2%。凤凰机场飞行100048班次,增长13.1%。
 
邮政业。全市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14993.57万元,比上年增长29.8%;业务总量11959.74万元,增长23.9%。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收寄量)296.04万件,增长43.8%;业务收入8076.48万元,增长69.5%。其中,同城业务收入129.36万元,增长48.40%;异地业务收入6864.14万元,增长50.0%;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70.71万元,下降20.0%;其他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12.27万元。
 
八、金融业
 
银行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77.76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单位存款566.57亿元,增长5.2%;储蓄存款366.33亿元,增长6.1%。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54.21亿元,增长22.9%,其中短期贷款43.33亿元,增长114.1%;中长期贷款701.84亿元,增长18.4%。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486.17亿元,增长20.4%;利润总额16.52亿元,下降7.4%;不良贷款率0.76%。
 
保险业、证券业。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机构20家。全年实现原保费收入97663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财产险收入52167万元,增长19.7%;寿险收入45496万元,增长9.3%。原保险赔付支出32774万元,其中财产险25731万元,寿险7043万元。全市7家证券机构各类证券成交总量达到613.90亿元,增长76.7%。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187所;在校学生158425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45718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6939人;普通中学48所,在校学生42770人;小学131所,在校学生62998人。全市拥有专职教师8253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09人,中等职业学校464人,普通中学2316人,小学3264人。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2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8.75%。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3个,各类艺术表演团队2个,广播站1个,报社4个。镇文化站6个,达标的行政村文体活动室85个。电视节目覆盖率、广播覆盖率均达到100%;藏书量达到42.86万册。
 
卫生。全市共有医院(含社会办医院)15个,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职业医师2143人;注册护士2929人。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100%;计划免疫“八苗”接种率9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7‰。
 
体育。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120人,获得奖牌201枚。其中,金牌85枚,银牌58枚,铜牌58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全市年末户籍人口58.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6万人。其中,男性29.86万人,女性28.70万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13.95万人;18-35岁18.71万人;35-60岁19.85万人;60岁以上6.04万人。按民族分,汉族33.44万人;黎族23.32万人;回族0.94万人;苗族0.40万人;其他民族0.45万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年末常住人口74.19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全市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70.97%。人口出生率14.65‰,死亡率5.62‰,自然增长率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