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26 吕梁市统计局
 
全社会原煤产量1.16亿吨,下降0.85%。全社会用电总量142.91亿千瓦小时,下降4.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0.18亿吨,下降5.2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17亿元,增长16.5%。其中城镇投资973.8亿元,增长15.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县市、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78.0亿元,增长19.9%;民间投资632.0亿元,增长13.3%。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和个体经营投资1010.0亿元,增长16.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7.0亿元,增长42.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3元,增长82%;第二产业投资570.7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投资421亿元,增长40.6%。
 
全市工业投资570.7亿元,增长2%。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21.4亿元,下降3.6%,非煤产业投资449.3亿元,增长3.7%;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341.5亿元,增长6.7%,非传统产业投资合计229.2亿元,下降4.3%。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9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1个,计划总投资3433.1亿元,完成投资793.5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3.2亿元,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30.2亿元,增长26.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8亿元,增长65.7%。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8亿元,增长9.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8.2亿元,增长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6亿元,同比增长11.1%。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56137万美元,下降25%。其中,出口额19409万美元,增长18.4%;进口额36728万美元,下降37.1%。
 
全年出口焦炭17万吨,增长18倍;出口镁及其制品775吨,下降31.7%;出口钢材1.7万吨,增长4.2%,其中钢铁管配件1349吨,下降3.8%。出口机电产品2469万美元,增长10.9%;出口高新技术产品612万美元,增长24.3%。
 
全年进口铁矿砂294万吨,下降3.8%,进口金额26858万美元,下降34.2%;进口机电产品443万美元,下降53.8%。
 
全年全市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309万美元,下降86.66%。全年全市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1640万美元,下降80.1%。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71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3.8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82209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5002辆),比上年末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244899辆,增长8.5%。本年新注册汽车33178辆,下降16.1%。年末轿车保有量172551辆,增长10.7%,其中私人轿车158266辆,增长14%。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1亿元,增长10.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亿元,下降4%;电信业务总量32.7亿元,增长10.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6.4万户,同比增长2.8%。全市宽带接入用户49.6万户,增长6.3%。(注:邮电业务总量包含快递业务)
 
全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5058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150.1万人次,分别增长4.6%和27.4%;旅游外汇收入193.6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81.5亿元,旅游总收入181.6亿元,分别增长4.2%、28.7%和27.6%。
 
九、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77.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8亿元,下降1.6%;较年初减少25.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4亿元,增长7.3%;较年初增加58.4亿元。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32.8亿元,增长1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3亿元,增长4%;寿险保费收入20.4亿元,增长14.9%;意外险保费收入6009万元,下降2.8%;健康险保费收入1.5亿元,增长50%。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621所,增加37所;小学867所,减少294所;普通中学292所,减少19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2.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6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
 
全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申请完成14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5件。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4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高新技术企业15家。
 
全市3个经济开发区(包括高新区)入区企业208家,其中500强投资企业4家。区内税收收入17.02亿元,下降7.71_%;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60.9亿元,下降14.12%。
 
全市有气象台站217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4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点8个。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1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4个。全市建成6个前兆观测项目,27个宏观观测点,区域自动气象站217个,新建自动土壤水份站9个,酸雨观测站1个,称重式固态降水观测站2个。
 
全市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2个。全年最大震级M2.7级。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文化站162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48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3112个。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4个。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3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9座,一百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1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4.83%,电视人口覆盖率98.98%,有线电视用户32.9万户。
 
全年全市创作戏剧7部、小戏小品4部、歌曲23首、曲艺作品2件、美术作品33件,歌舞晚会演出7场、展出美术作品135件、书法优秀作品54件;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达到近5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3余万人次;“让党旗更鲜艳--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场文艺节目”在全市巡演60余场,观众达12万余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完成37308场,观众302万余人次。《廉吏于成龙》在国家大剧院亮相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组织历史传奇剧《辽国公主》参评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并获得了“杏花优秀新剧目奖”;歌舞音乐剧《山里娃的梦》在第十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保利剧院唱响。《吕梁铁骨》、《密战黑茶山》、《军渡》等完成拍摄并如期上映,极大地丰富了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吕梁影视集团拍摄的电影《黄河喜事》荣获第14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喜欢影片奖”;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蘑菇香了》、《金菊开了》等用原生态描述农村企业的影视作品成为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主推“8+2”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