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66.3亿元,增长1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1.2亿元,增长12.0%;单位存款余额421.7亿元,增长14.2%。各项贷款余额748.9亿元,增长17.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3.4亿元,增长4.3%;中长期贷款余额541.7亿元,增长23.0%。
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4.9亿元,增长25.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1.0亿元,增长25.1%;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3.9亿元,增长27.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9亿元,增长18.8%。全年共支付各项赔付和给付11.4亿元,增长11.9%。其中,寿险业务赔付5.0亿元,增长3.3%;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6.4亿元,增长19.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0.7亿元,增长1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503人,增长3.0%;在校学生33600人,增长8.1%;毕业生9007人,增长14.0%。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9万人,下降37.3%;在校学生6.4万人,下降34.0%,毕业生4.5万人,下降6.0%。全市技工学校招生1.03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08.28%;在校学生3.88万人,毕业生0.9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
普通高中招生6.8万人,下降5.0%;在校学生21.2万人,下降3.1%,毕业生7.4万人,增长4.0%。普通初中招生10.0万人,下降9.0%;在校学生31.8万人,下降8.6%,毕业生12.5万人,下降11.8%。小学招生9.8万人,增长0.9%;在校学生56.3万人,下降0.8%,毕业生10.1万人,下降10.5%。学前教育招生19.4万人,增长11.1%;在校学生27.3万人,增长5.8%,毕业生8.4万人,下降3.4%。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50人,增长17.2%;在校学生871人,增长14.0%,毕业生66人,增长175.0%。
全年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102项,已有2个项目得到科技部立项,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669件,增长5.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8件,下降3.6%。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其中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有13家。全市共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1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3家,超5000万元的21家,超1000万元的有44家。有50家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其中12家具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164.1万册(件),其中图书109.4万册。全年读者总流通人次233.2万人次。全市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6个,演出5311场次;文化馆6个,组织文艺表演活动348次;文化站109个,农家书屋1916个。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5座,中波发射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有线广播电视总用户数85.8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50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9个,妇幼保健机构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5586人,增长6.4%;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015人,注册护士9077人。拥有床位2483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2411张。全市99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828人,床位6810张;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拥有517人,6家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2958例,死亡78人;发病率220.17/10万,死亡率1.33/10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21%,提高0.92%。
全市体育健儿在参加全国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3枚。在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中共夺得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3枚。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72.4万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29‰,死亡率5.72‰,自然增长率6.5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04.9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39.01%。
全市共有18个水质监控断面,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5.6%,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61.1%,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22.2%,Ⅴ类水质、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均为11.1%。近岸海域海水质量均达到相应海域水质功能要求。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优良天数率87.9%。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4座,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0.83万吨。
据初步核算,2014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为1880.71万吨标准煤,增长7.8%,万元GDP能耗0.824吨标准煤,下降2.3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37.48万吨标准煤,增长10.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04%。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201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6元,增长11.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1元,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4元,增长11.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4︰1,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2014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01.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9%,其中参保职工82.9万人,增长7.7%。参加城乡(镇)基本医疗保险660.5万人,增长1.8%,其中参加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19.3万人,增长2.0%。参加工伤保险31.8万人,增长1.9%,参加失业保险26.1万人,增长0.01%,参加生育保险25.9万人,增长0.5%。
2014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7所,收养孤儿672人,敬老院105所,集中供养老人2428人,分散供养老人31326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93655户,人数199416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43118万元。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3754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达到年人均6982元和6420元。全市有养老床位18600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9821张。全市共发行福利彩票4.64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筹集福彩公益金1.35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1136起,死亡257人,失踪2人,受伤787人,直接经济损失2738.6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50起,上升0.3%;死亡236人,下降0.8%;受伤769人,下降3.9%;直接经济损失160.1万元,下降15.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62。其中:生产经营性交通事故133起,下降30.4%;经济损失62.9万元,上升16.3%;受伤102人,下降41.4%;死亡66人,下降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