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23 韶关市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6.1亿元,增长1.5%,完成年度计划的106.1%。在建的市以上重点项目100个。赣韶铁路、广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开工建设鑫金汇建材家居广场、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等20个项目。
 
芙蓉新区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呈现较热的投资势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亿元,增长2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5亿元,减少69%;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完成投资52.92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5.15亿元、增长40.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增长24.4%,房地产开发18.8亿元、增长30%。分片看:武江片完成投资44.4亿元,增长69.9%(核心区41.3亿元、增长88.7%,其中起步区37.7亿元、增长1.05倍);浈江片32.3亿元,增长8.6%;曲江片35.2亿元,增长8.6%;乳源片8亿元,增长88.1%。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65.4万平方米、增长5.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37万平方米、增长2.9%。商品房销售额154.8亿元、增长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34.3亿元、下降1.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19.5万平方米,下降3.9%。
 
五、贸易和外经
 
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328个,比上年增加60个;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185个,比上年减少1个。全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销售额904.4亿元,增长15.4%。其中:批发零售业销售额832.3亿元,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72.1亿元,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2.7亿元,增长1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家具类比上年增长49.8%,日用品类增长48.7%,五金、电料类增长27.5%,粮油类增长2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2%,汽车类增长12.4%。
 
全年进出口总额23.52亿美元,增长1.5%。其中:进口11.33亿美元,下降18.9%;出口12.2亿美元,增长32.6%。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5.97亿美元,增长66.7%;加工贸易出口6.02亿美元,增长7.2%。按经营主体分:国有企业出口下降5.1%,“三资企业”出口增长4.6%,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1.0%。按出口商品分:玩具出口增长16.4%,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1.3%,服装出口增长141.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4.7%。按出口市场分:对香港出口下降2.6%,对欧盟出口增长78.3%,对美国出口增长27.2%,对日本出口增长19.9%。实际利用外资1.91亿美元,增长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30.09亿元,增长13.4%。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8个,增长27.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29亿元,增长11.5%。
 
公路货运周转量221.5亿吨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6亿人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6048公里(公路密度8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11378公里。等级公路156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3公里、一级公路211公里、二级公路819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500辆,其中浈江和武江369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6552万人次,其中浈江和武江5235万人次。内河航道维护通航里程38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256公里,码头4个,泊位2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58.15万吨,增长10.1%。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下同)36.13亿元,增长15.9%。其中:邮政业务(含快递)总量3.28亿元,增长13.2%;通信业务总量32.85亿元,增长16.2%。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91.3万门,固定电话5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9.9万户。全市家庭宽带用户数42.57万户,手机上网用户数152.79万户,移动基站总数8146个,WLAN无线局域网2119个,AP热点4497个。
 
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2803万人次、增长15%,其中入境过夜旅游者8.61万人次、增长5.3%。旅游总收入225.11亿元,增长20.3%。新增国家4A级景区2个。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稳定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94.2亿元、增长11%,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859.52亿元、增长9.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1.16亿元、增长15.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4.47亿元,增长18.6%。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53.58亿元,增长20.7%;个人短期消费贷款10.89亿元,下降4.4%。东莞银行、东北证券、前海人寿进驻韶关。
 
全市证券金融机构交易额2036.45亿元,增长92.9%;新增开户1.43万户,增长86.9%。
 
全年保费总收入31.12亿元,增长28.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2.01亿元,增长31.1%;财产险保费收入9.11亿元、增长21.3%。财产险赔付支出4.97亿元、增长12.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省教育强县(市、区)100%全覆盖的省教育强市。年末拥有普通中学154所,技工学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小学184所,幼儿园458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6%,初中毕业升学率95.8%。韶关学院授予50个专业学士学位,5062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2010人,毕业生7149人,分别增长34.4%、54.3%。全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9839人,18911科次。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10年居全省山区市首位。年末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家,省市工程中心累计达到42家,其中省级重点研发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1家,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个。全年取得科技成果67项,其中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星火计划”2项。全年专利申请2354项,专利授权1584项;发明专利申请296项,发明专利授权52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9个,剧场、影剧院15个,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39.2万册。卫星地面接收站点528个,微波线路总长232.5公里,广播电视微波站10座,广播调频发射台1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96%。电视发射台8座,有线电视用户51.0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