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65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进口2432万美元,下降59.2%;出口54135万美元,增长21.3%。新批外资企业14个,实际利用外资18047万美元,增长15.6%。引进市外境内项目538个,到位资金260亿元,分别增长45%、52.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发展平稳。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361.7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公路里程23106.1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4.8%。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57.7万辆,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私人机动车拥有量54.1万辆,增长12.6%。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3553万人次,增长13.8%;旅客周转量301295万人公里,增长15.8%;完成货物运输量5697万吨,增长14.4%;货运周转量108.1亿吨公里,增长14.4%。
邮电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在邮政业务中,完成函件业务量230.7万件,下降51.1%;订销报刊累计数3784万份;EMS特快专递417.3万件,增长48.4%。电信业务总量19.8亿元,增长21.2%。固定电话用户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1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3万户。
旅游市场发展红火。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900万美元,增长1.3%。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435.4万人次,增长18.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7.7万人次,增长3.5%。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79家,A级旅游景区56家,各类旅行社69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金融总体平稳。全年财政总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8亿元,增长16.6%。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5.0亿元,增长15.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2.1亿元,增长2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7亿元,增长22.4%;科学技术支出3.6亿元,增长13.9%;医疗卫生支出20.3亿元,增长7.7%;节能环保支出20.2亿元,增长25.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1.8亿元,比年初增加21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0.6亿元,增加108.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82.2亿元,比年初增加157.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570.6亿元,增加86.1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地市级保险机构31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34.4亿元,比上年增长0.3%;赔付11.1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寿险公司13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3.0亿元,下降7.25%,人身险赔付5.1亿元,下降13.6%,给付率为22.18%。财产险公司18家,保费收入11.4亿元,增长18.9%,赔付6.0亿元,增长13.2%,赔付率为52.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市拥有幼儿园470所,在园幼儿10.7万人;小学437所,招生人数3.9万人,在校人数21.0万人;初中147所,招生人数2.8万人,在校人数8.3万人;高中24所,招生人数1.7万人,在校人数5.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招生654人,在校人数139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0%,高中阶段升学率91.6%。中等职业学校20所,其中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12所,中等技术学校8所;招生7813人,在校生28013人,其中普通中专招生人数3204人,在校11095人。拥有普通高校8所,招生1.4万人,在校生5.0万人。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总人数为3.6万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7235人,小学教职工13547人,初中教职工7045人,高级中学教职工3751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2553人。
全市安排市级科技项目89项,科技投入1500万元;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1项,科技投入5535.9万元。专利申请受理2089项,比上年增加471项;专利授权1190件,比上年增加111项。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108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中小企业创新奖2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118.58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物事业机构15个,博物馆12个。全年共举办艺术活动1316次,观众人数达到104.0万人。举办群众性文化展览次数266次,陈列展览62次,参观人数达到209.4万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3372个,其中城区776个。全年共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960次,培训体育干部1364人。全市共有等级以上裁判员314人,其中一级裁判2人,二级裁判312人。等级以上运动员327人,其中一级运动员5人,二级运动员322人。
年末全市拥有医院46家,其中综合性医院30家,中医医院7家,专科医院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6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5个,乡镇卫生院121个,村卫生室1886个,门诊部512个。专业卫生机构40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5个,妇幼保健院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个。卫生技术人员3140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08人,注册护士10700人。全市共有病床床位25115张,其中医院17167张,基层卫生机构6811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37张。全年共诊疗患者2468.4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812.4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1540.8万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诊疗115.2万人次。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户数119.6万户,户籍总人口347万人,其中男性183.4万人,女性163.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37.3万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1‰。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143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12508元,增长9.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2%。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元,比上年增长13.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24元,增长1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