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4-23 十堰市统计局
2014年,在内外需求收缩、商用车市场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牢牢把握“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紧紧围绕“五大目标”,着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从容应对挑战,奋力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转型加快、质效提升、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2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10.1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39.5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0.8:36.6。人均GDP为35604元。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业同比增长4.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9%,金融保险业增长17.1%,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3.5%,非盈利性服务业增长10.7%。
 
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CPI)为10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7.7%。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与质量不高并存,三次产业协调增长不够与融合度不紧并存,农村基础脆弱与城镇化发展不快并存,民生保障能力不足与社会治理压力加大并存等困难和问题。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农业增加值90.6亿元,增长4.8%;林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6.3%;牧业增加值44.9亿元,增长5.4%;渔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5.3%。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粮食作物播种达到277.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夏粮34.0万吨,增长0.05%;秋粮83.9万吨,增长2.2%。油料面积82.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千公顷;蔬菜面积74.0千公顷,增加1.2千公顷。全年油料产量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3%;蔬菜产量158.1万吨,增长3.7%;水果产量38.87万吨,增长6.1%。
 
畜牧水产稳步增长。全年生猪出栏205.5万头,比上年增长3.4%;牛出栏12.7万头,增长9.9%;羊出栏107.2万只,增长7.0%;家禽出笼3330万只,增长1.1%。肉类总产量23.7万吨,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15.4万吨,增长3.2%;禽肉产量4.9万吨,下降3.2%。禽蛋产量5.4万吨,增长8.8%。水产品总产量7.3万吨,增长10.2%。
 
全年农村用电量55959万千瓦时,增长5.4%;全年化肥施用量13.5万吨,下降5.6%;有效灌溉面积36.2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3.36千公顷。
 
三、工业及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884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9.8%,轻工业增长15.6%;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3.8%,集体企业增长8.9%,股份制企业增长1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其他类型企业增长22.1%;分行业看,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9.7%,医药制造业增长14.1%,纺织行业增长12.6%,化学制品业下降1.8%,有色金属冶炼业下降16.0%,黑色金属冶炼业增长16.0%,电力生产及供应业下降2.7%。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7.0亿元,利润总额164.7亿元,税金总额4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7.1%和下降3.7%。亏损企业126家,亏损面14.3%,比上年降低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6.5%,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全市非公有工业产值增长19.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4.4%,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8.6个和13.8百分点。工业每度电产值同比增长25.2%,高耗能行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4.7%。东风商用车公司新产品研发速度加快,驰田、海龙专汽等开发的“高轻自卸”矿山车、轻量化铝合金罐车、新能源客车等一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21家(有工作量的企业,但不含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实现增加值58.6亿元,增长19.7%。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8万平方米,增长10.4%,其中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1.9万平方米,增长1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40.3亿元,增长21.9%。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有558个,完成投资546.6亿元,增长20.7%。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按隶属关系分,中央单位投资14.0亿元,增长7.6%;地方投资1026.4亿元,增长22.1%。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0.1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89.4亿元,增长24.2%,其中完成工业投资230.8亿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0.8亿元,增长21.6%。完成新建投资758.1亿元,增长33.5%;扩建投资30.9亿元,下降28.6%;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38.1亿元,增长34.8%。
 
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90.6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住宅投资34.2亿元,下降13.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7亿元,下降8.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5.1万平方米,下降18.4%;商品房待售面积138.9万平方米,增长46.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呈现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23.8亿元,增长14.0%;乡村实现零售额124.8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总额606.4亿元,增长20.2%,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45.7亿元,增长22.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60.7亿元,增长16.9%;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9.4亿元,增长10.58%,其中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2.5亿元,增长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