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08 邵阳市统计局
 
建筑企业运行稳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占第二产业比重为15.6%。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540.12亿元,增长20.1%,完成总产值264.47亿元,增长18.5%,期末从业人员96093人,比上年增加1018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063人,比上年增加1325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58.91万平方米,增长15.9%,竣工面积1115.31万平方米,减少0.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126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房地产投资130.00亿元,增长26.5%。在全部投资中,国有投资221.30亿元,增长17.7%,非国有投资1046.48亿元,增长24.3%,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82.5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122.69亿元,增长40.2%,第二产业投资597.09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548.00亿元,增长39%。
 
产业投资重点突出。全市基础设施投资248.24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其中能源投资77.45亿元,增长25.3%,交通投资104.95亿元,增长62.4%,水利投资22.88亿元,增长60.8%。环保投资5.38亿元,增长11%,教育投资24.66亿元,增长42.1%,卫生投资16.27亿元,增长127.5%。工业完成投资596.63亿元,增长8.5%,其中采掘业42.07亿元,减少28.9%,制造业477.11亿元,增长1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7.45亿元,增长25.3%;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1.04亿元,增长18.9%。全市组织实施重点项目337个,比上年增加63个,总投资24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9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31.3%,比上年增长25.2%。
 
房产市场稳中有快。商品房施工面积1418.43万平方米,增长17.7%,竣工面积208.79万平方米,增长14.2%,销售面积293.07万平方米,增长27.4%,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09.35平方米,下降1.5%,住宅销售面积272.11万平方米,增长25.3%,住宅每平方米均价达到2967元,比上年增长3.6%。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充满活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237.73,同比增长21.1%。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2.51亿元,增长20.5%,城区104.03亿元,增长24.2%,乡村实现零售额15.21亿元,增长30.6%。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23.91亿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81亿元,增长19.1%。
 
限额单位主导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到701家,比上年增加208家,其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零售额增长49.3%,服装和针纺织品类增长3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9%,书报杂志类增长13.2%,金银珠宝类增长83.6%,汽车类增长18.8%。
 
物价指数温和上涨。201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上涨2.8%),烟酒类下降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1.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414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44%,其中一般贸易50264万美元,增长24.75%,加工贸易33875万美元,增长80.39%。出口71967万美元,增长37.96%,进口12182万美元,增长76.21%。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6947万美元,增长8.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04万美元,增长4.05%,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704万美元,增长88.02%,农产品出口9734万美元,增长16.61%。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美国10851万美元,增长83.24%,占出口额的15.1%,东南亚联盟国家11532万美元,增长21.23%,占16.02%,香港地区15580万美元,增长67%,占21.6%,其他有印度占6.4%,欧盟占5.2%等。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新批外资项目26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8亿美元,增长22%。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37.26亿元,增长25.1%,其中省外境内资金209.5亿元,增长16%。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3个,同比增长6.6%。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0家,合同投资额2.36亿美元,增长36.4%。
 
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接待国内旅游者2254.31万人次,增长1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6.96亿元,增长19.3%;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2.3万人次,减少35.3%,其中外国人0.59万人次,减少43.5%,旅游外汇收入708.80万美元,减少49.5%。
 
七、交通和邮电
 
区位条件明显改善。东互通世纪大道、南互通敞口工程、邵石南路、大祥立交桥等建成通车,学院路二期、邵坪L2连接线等进展较快,西湖北路完成提质改造。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1872.88公里,增长0.16%,其中等级公路17323.10公里,增长2.66%,高速公路422.8公里,与上年持平。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全市拥有民用车辆72.95万辆,比上年增长13.06%,其中汽车30.84万辆,增长17.25%,轿车12.55万辆,增长21.13%。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2.38亿吨,比上年增长6.4%,货物周转量460.01亿吨公里,增长10.3%;客运量1.78亿人,增长6.4%,旅客周转量76.17亿人公里,减少0.4%。
 
邮电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4%。其中,邮政业务量4.00亿元,增长4.91%,电信业量39.87亿元,增长22.71%。年末局域交换机总容量618.71万门,比上年下降3.9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3.24万户,比上年减少9.19万人,移动电话用户464.32万户,新增76.1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3.1/百人,比上年提高9.6部/百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资金有效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36.16亿元,比年初增加225.48亿元,比上年少增34.81亿元,同比增长14.9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09.33亿元,增长18.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8.73亿元,增长15.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2亿元,比年初增加107亿元,比上年少增12.14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1.02亿元,增长4.48%,中长期贷款余额482.50亿元,增长22.68%。在全部贷款中,人民币消费贷款115.59亿元,增长36.58%,个人住房贷款72.13亿元,增长52.91%,房地产开发贷款25.9亿元,增长43.4%,中小企业贷款263.59亿元,增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