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和省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务实,勇于创新,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平稳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初步核算,实现生产总值(GDP)300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4%,全年增速保持稳定。第一产业增加值271.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47.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283.3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32:49.01:41.67调整为9.04:48.22:42.74。人均生产总值53853元,增长8.9%。
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1.8%,全年各月涨幅保持稳定。其中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涨幅较大,分别上涨5.6%、3.6%和3.1%,食品类小幅上涨,涨幅为1.5%,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1.3%、0.2%、1.2%和0.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
就业保障程度继续提高。全市新增就业6.24万人,其中,安置就业特困人员73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7%,低于3.5%的控制目标。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5万人。全市共举办毕业生招聘会17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17万个,组织毕业生就业见习3335人。为3430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9亿元,新增创业1.33万人,带动就业5.5万人。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16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GDP的54.5%,增幅高于生产总值1.1个百分点。实现民营经济税收189.4亿元,增长10.1%。
招商引资保持平稳增长。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境内招商引资项目1082个,比上年增加2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0个,比上年增加69个。亿元以上项目中,工业项目192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29个。引进省外民企投资过亿元项目139个,其中现代农业项目4个、新兴产业项目25个、高端制造业项目29个、现代服务业项目53个。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需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水平还不够高,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压力还比较大,民生改善任务还较重。
二、农林牧渔业
生产平稳增长。种植业增加值166.7亿元,增长3.6%;林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1%;牧业增加值78.2亿元,增长3.4%;渔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9.8%。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5.1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281.7万吨,实现“十二连增”。蔬菜播种面积206万亩,总产量811.8万吨,增长2.7%,其中,有机蔬菜总面积达到35.1万亩。新发展有机食品1.2万亩,其中有机蔬菜1万亩。新增绿色食品认证25个,面积8.2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6个,面积5.4万亩。泰山板栗、王晋甜瓜、新泰芹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总数达到5件。大多数农牧业产品产量有所提高(见表1)。
林业、渔业稳定发展。完成造林面积15712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7858公顷,防护林面积5207公顷。年末森林面积25.5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2.2%。活立木蓄积量1420万立方米,增长3.0%。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3处,市级湿地公园1处。
完成7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项目建设,建立基层渔技推广体系示范基地3处,示范面积3500多亩,带动养殖面积2万余亩。完成3个无公害水产品的认证,新认证面积1.32万亩。水产增养殖面积17.6万亩,水产品产量9.3万吨。
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机化投入资金3.4亿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4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7%。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5%,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26.4亿元。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达4007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83处;机电井22.6万眼,其中规模以上4.1万眼。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7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189万亩,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到97.5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国有工业增长24.7%;集体工业增长13.1%;股份制工业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长5.8%。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5.4%和10.3%。
多数工业产品产量提高。在统计的120余种工业产品中,71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增长超过20%的有28种。
工业企业效益保持稳定。18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现利润464.4亿元,利税768.3亿元,分别增长3.6%和6.9%。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340.4%,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调整。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利税298.4亿元、利润186.4亿元,分别增长13.4%和8.2%,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1%;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0亿元,增长20.7%,实现利税18.8亿元、利润9.6亿元,分别增长32.3%和6.8%。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42.7亿元,增长15.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从投资项目建设性质看,新建项目增长较快,完成投资977.5亿元,增长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