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20项,其中在建重点项目234项,完成投资45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2%,有59个重点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1.3%,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同时,紧紧把握南平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成功获批的重大机遇,统筹推进武夷新区和延平新城建设。其中,新区完成投资104亿元,引进大项目30个,推进了南林核心区、将口片区、兴田片区、武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赤岸、南林统建房全部封顶,快速通道高铁武夷山东站至公馆大桥段开工建设等;延平新城完成投资57.5亿元,引进项目65个,基本完成了水东新大桥、朱熹路提升改造工程、高铁站前片区、夏道大桥、成功路和东坑岭隧道工程等建设。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5.94亿元,增长13.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5.76亿元,增长8.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2.50亿元,增长20.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67.95亿元,增长13.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22亿元,增长12.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7.03亿元,增长8.6%。按限上限下分,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162.52亿元,增长21.0%;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289.18亿元,增长8.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家具类、汽车类和中西药品类等商品的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41.3%、41.2%、29.8%和20.9%。
六、对外经济
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5.9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出口总额为14.65亿美元,下降4.3%;进口总额为1.31亿美元,下降5.4%。出口达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136家,出口总额达14.14亿美元;重点出口商品共计26类,累计出口13.10亿美元,增长0.6%。
全市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6家,比上年减少4家。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4.28亿美元,增长2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0亿美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外资从引资来源看,新批项目(含增资)以港台投资项目为主。其中,来自台湾省的投资16项,合同外资2.31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53.9%;来自香港的投资9项,合同外资1.76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41.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年旅客发送量(不含民航)2968万人,比上年下降11.9%;旅客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164998万人公里,下降19.2%。货物运输量(不含民航)3619万吨,下降23.4%;货运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945217万吨公里,增长6.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8.7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8.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3.41万辆,增长16.9%。摩托车保有量52.12万辆,增长7.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12亿元,比上年增长63.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9亿元,增长78.1%;电信业务收入21.30亿元,增长1.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4.3万户,减少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39.1万户,减少11.6万户。互联网用户数193.5万户,增加9.3万户。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503.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28.82万人次,下降2.5%;实现旅游总收入312.46亿元,增长20.9%,其中旅游创汇1.41亿美元,增长21.3%。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7.4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各项贷款余额1012.31亿元,增长10.7%。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50.48亿元,增长9.8%;各项贷款余额1006.33亿元,增长10.5%。金融存贷比为80.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4所普通高校招生6892人,在校生23664人,毕业生6565人;18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1870人,在校生26489人,毕业生6235人;34所普通高中招生16855人,在校生51321人,毕业生17470人;130所初中招生27890人,在校生85204人,毕业生28326人;321所普通小学招生37089人,在校生192863人,毕业生27917人;654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00951人;10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488人。
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47.0%,占全市GDP比重为0.97%。全市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新获批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总数达到36家;共有创新型(试点)企业41家,其中,省级创新型企业2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全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共52项,经费3367万元。成功举办第七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共对接签约科技成果73项,其中24个重点对接科技项目现场签约,签约资金11.9亿元。2014年,全市专利申请1677件,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5件,增长52.9%;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08件,增长61.0%;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54件,下降8.9%。全市专利授权1211件,增长44.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7件,增长42.6%;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31件,增长47.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493件,增长39.7%,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稳步提升。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群众文化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9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05万册。全市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达300余项,参与人数30万多人;成功举办2014年武夷山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全国青运会(南平赛区)综合馆建成,建成光泽、松溪县级体育场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通过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全年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600场(项),组织送戏下乡230余场;新建5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46%;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节目2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