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4-01 徐州市统计局
 
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89家,新批协议外资30.21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0%。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4个。对外投资增势良好。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2个,中方协议投资2.48亿美元,增长22.3%。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投资占84.4%,民营企业投资占98.7%,第三产业投资占53.8%。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7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9亿美元。
 
开发区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平稳发展,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43.8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2.9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3.3%和70.5%。实际到帐外资12.22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73.7%。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研发投入比重稳步提高。预计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达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总数达202家,新增省级国家研发机构培育点1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4家。4家企业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3900万元,总投资达4.5亿元。全市争取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82项,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56项,累计获批资金3.3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2%。全年授权专利846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76件。企业专利产出大幅提高,全市企业共申请专利8243件,授权专利5004件。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总数达231家,省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486项。全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1家,新建校企联盟180家。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3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超过4000家。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24家,孵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全日制学校1855所,专任教师8.44万人,在校学生178.09万人,毕业生43.70万人。全市普通高校9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52万人,在校生17.96万人,毕业生5.18万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3713人,在校研究生11293人,毕业生3283人。普通高中招生4.35万人,在校生14.20万人,毕业生5.48万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581所,在园幼儿39.22万人;小学906所,在校学生75.45万人;初中242所,在校学生21.73万人。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新建改建幼儿园102所、中小学40所,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72万平方米。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全面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验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末,全市共有文化站158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21个,文物藏品总量8.34万件(套),其中一级藏品194件。全年报纸出版1.01亿份,期刊出版25.18万册,图书出版6995.98万册。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成功举办首届徐州文化博览会,全年送戏下乡493场、电影2.72万场、图书100万元。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2014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8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和调频转播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271.36万户,比上年增长0.6%,有线电视入户率98.5%,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达163.25万户,增长10.7%,有线电视数字化率60.2%,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6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共282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4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6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4.32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76万人,注册护士1.97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57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856人。乡镇卫生院159个,床位9643张,卫生技术人员9575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5.36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45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三级医院数量增至16家;全年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新增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为25个、10个、和38个,完成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或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7个,全市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达到49个。入选江苏省医学领军型人才3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5名,省333培养对象3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十八届省运会,夺得赛会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晋身省体育强市和全国武术之乡,年末全市全民健身活动设施数3480个,拥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21个,体育场馆56所,比上年增加21所,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5所。全市运动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质奖章(牌)231枚,其中国际比赛3枚;银质奖章149枚,其中亚洲比赛1枚;铜质奖章137枚,其中国际比赛2枚。全年体彩销售额10.30亿元。
 
十二、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23.52万人,比上年增加16.67万人,增长1.7%。其中,男性530.37万人,女性493.1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7.55:100。全年出生人口9.15万人,人口出生率9.0‰;死亡人口30120人,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6.0‰。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3.53万人,占总人口的17.0%,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862.83万人,比上年增加3.73万人。2014年城镇化率为59.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44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0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1元,增长11.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91缩小到1.8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67元,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05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11元,增长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