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5-03 南阳市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住宅投资123.74亿元,同比增长30.8%。商品房施工面积2261.08万平方米,增长10.8%;其中,住宅1882.55万平方米,增长9.3%。商品房竣工面积43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3%;其中,住宅372.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2%。商品房销售面积386.84万平方米,增长4.1%;其中,住宅353.59万平方米,增长0.6%。商品房销售额127.38亿元,增长12.4%;其中,住宅112.38亿元,增长7.3%。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到378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628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564个,完成投资16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荣阳实业(南阳)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端铝合金型材建设项目、中誉国信能源有限公司煤炭战略储备基地项目等一批新开工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60个,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75.2亿元,增长13.4%。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6.78亿元,比上年增长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8.44亿元,增长5.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77.04亿元,增长1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9.54亿元,增长12.2%。分行业看,批发业71.54亿元,增长5.3%;零售业214.41亿元,增长18.7%;住宿业6.64亿元,增长8.6%;餐饮业16.79亿元,增长15.2%。
 
图4:2014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速度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25个销售大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5%,化妆品类增长22.3%,金银珠宝类增长46.7%,日用品类增长13.5%,五金、电料类增长21.8%,书报杂志类增长3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0%,中西药品类增长7.8%,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1.8%,家具类增长69.7%,通讯器材类增长18.7%,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40%,汽车类增长18.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9.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进口总额5.03亿美元,下降6.8%;出口总额14.32亿美元,增长14.8%。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个。全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7.22亿美元,增长17.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7亿美元,增长12.4%。全年引进省外资金538亿元,同比增长12.5%。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43公里。全年客运量比上年增长2.8%;货运量比上年增长11.5%;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9%,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7.6%;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4.4%,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17.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46.06万辆,增长3.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2.88亿元,增长19.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23亿元,增长3.6%;电信业务54.65亿元,增长23.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6.8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3.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65.97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3.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72.14万户,下降0.3%。
 
全年共接待来宛旅游人数374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其中,国际游客1.71万人次,增长3.1%。旅游总收入194.94亿元,增长8.3%。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5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5处。星级酒店82个,国际国内旅行社119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5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56.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892.21亿元,增长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77.19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52.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其中,短期贷款1016.75亿元,增长13.7%;中长期贷款475.49亿元,增长24.8%。
 
全市年末共有上市公司8家,发行股票8只,其中发行A股6只,发行境外股票2只。全年发行、配股募集资金60.54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58.44亿元。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183.4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21.1%;人身险保费收入70.91亿元,同比增长9.2%。全年赔款及给付额为24.74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财产险赔付10.02亿元,同比增长8.7%;人身险赔付14.72亿元,同比增长10.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硕士学位点1个。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全年招生数3.54万人,在校生9.68万人,毕业生2.67万人。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8所,全年招生数3.14万人,在校生9.49万人,毕业生3.96万人。普通高中70所,全年招生数5.72万人,在校生15.80万人,毕业生4.67万人。初中学校433所,招生数14.94万人,在校生39.84万人,毕业生10.63万人。普通小学3447所,招生数22.06万人,在校生118.76万人,毕业生15.1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招生数158人,在校生99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1.69万人。
 
全年全市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40个,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1.7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经费支出23.38亿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重大科技专项3个。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4项;专利申请3080件,授权专利1838件;签订技术合同86份,成交金额3810.89万元。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2个。其中,省级检测中心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1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93个。年末共有5种产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5种产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50种产品拥有“河南名牌产品”称号。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3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达到1项;新建计量标准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