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5-03 南阳市统计局
 
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310个;地震台站1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6.4%,电视人口覆盖率96.5%。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0.01万卷(件)。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68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4.0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0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3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6万人,注册护士1.7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08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0.16万人。农村乡(镇)卫生院219个,床位0.9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84万人。
 
全年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1个;获得各类金牌6块。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1000.64万人,增长0.5%;常住人口858万人;出生人口11.43万人,出生率11.5‰;死亡人口6.37万人,死亡率6.4‰;全年净增人口5.0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城镇化率达到40.4%。
 
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741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66元,比上年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1元,比上年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130元,比上年增长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1%。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47万人,其中,职工57.5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51.37万人,其中,职工5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53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9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94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2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7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4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37亿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69.94万人次。
 
全市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4.63万张,收养4.04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6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22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78亿元,接受社会捐赠53万元。
 
十二、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8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4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45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37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处。
 
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2%。全市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占88.9%,比上年减少11.1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占11.1%,比上年增加11.1个百分点。全市6条主要河流中,淇河、丹江和老鹳河符合Ⅱ类标准,水质优;唐河、湍河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白河符合Ⅳ类水质标准,属于轻度污染。全市建成区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33天,占总天数的63.8%,空气质量级别属轻污染级别。
 
全市当年营造林54.5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8.8%,其中,人工造林35.2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2%。退耕还林2.77千公顷。义务植树529万人次;义务植树量0.21亿株。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6千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2.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3%。
 
全年全市共发生伤亡事故总数28起,死亡总人数17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不含邓州)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三次产业的划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