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11 河源市统计局
万吨91.22
 
81.78
 
7.97
 
2.97
 
71.36
 
38.86
 
5355
 
75.03
 
97.72
 
2670.34
 
11.79
 
7.41
 
3.64
 
4.48-0.01
 
0.3
 
2.7
 
20.2
 
3.6
 
2.1
 
6.7
 
0.3
 
-2.3
 
2.7
 
-0.5
 
-2.0
 
2.2
 
1.4
 
支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全市安排种粮补贴1112.38万元,农机补贴600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7.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1.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6.9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现有实施“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6家,其中本年新增13家(省级4家、市级9家)。辐射带动农户29万户,户均增收3200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16.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128.90亿元,增长3.7%;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234.22亿元,增长12.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01.96亿元,增长5.7%;重工业增加值278.36亿元,增长9.1%;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08.00亿元,增长5.6%,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24.20亿元,增长5.1%,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43.27亿元,增长13.1%,微型企业工业增加值4.83亿元,下降42.9%。
 
主导产业较快发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0家,比上年增加71家。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27家。电子电器、矿产开采及冶炼加工、机械制造、电力生产及供应、服装鞋靴、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等七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4.48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0.5个百分点,占比达87.9%。
 
高技术产业领跑全市工业发展,但先进制造业发展整体趋缓。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4.2个百分点。其中,以手机生产为主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9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6.4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3.79亿元,增长9.8%,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1.16亿元,增长8.5%。
 
园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入库税收有所下降。全市“一区六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0家,比上年增加1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9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比规上工业高出3.1个百分点;实现入库税收21.29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全市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18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减产。除软饮料、化学原料药、中成药、瓷质砖、钢材、粗钢等产品增产外,其余工业产品均出现减产。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5.14%,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53%,下降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0.96%,提高1.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53次,下降0.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76%,提高了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3.56万元/人年,提高6.9%;产品销售率96.57%,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8.64亿元,增长3.9%,利润总额73.04亿元,增长20.8%。
 
建筑业较快发展,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4家,比上年增加2家;实现利润总额7.71亿元,增长5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成亮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08亿元,增长61.7%;工业投资217.07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339.97亿元,增长29.6%,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105.2亿元,增长51.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26.7个百分点。分投资主体看,内源性经济投资517.05亿元,增长22.8%,其中,民间投资325.98亿元,增长8.2%;外源性经济投资47.08亿元,增长45.6%。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共安排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年投资额在1000~5000万元之间的项目9个,年投资额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项目21个,年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5个,比上年增加22个。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04.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比重为77.6%。全市计划新开工项目52个,续建项目48个,年内计划投产项目34个。66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部分生产性项目、全局性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汕昆高速河源段、武深高速河源段、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和平县新城汽车客运站等38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中兴通讯(河源)生产研发培训基地一期工程、市城南汽车客运站、市一中高中部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紫金县瑞通包装工业有限公司基建工程、连平县东润联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生产项目、汕湛高速河源段、大广高速河源段、迎客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龙川县城共和路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等33个项目相继竣工或投产。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良好。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8.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93.67亿元,增长35.0%,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16.54亿元,增长242.2%;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20.94亿元,增长35.1%;别墅、高档公寓投资4.03亿元,下降26.3%。办公楼投资2亿元,增长34.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6.32亿元,增长23.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42万平方米,增长29.8%;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02.25亿元,增长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