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产品产销较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其中,铁矿石原矿621.5万吨,增长2.4%;生铁1765.7万吨,下降6.7%;粗钢1683.2万吨,下降5.7%;钢材1879.2万吨,下降1.5%;粉末冶金零件3.4万吨,下降5.4%。工业品销售情况较好,销售率达到97.83%。
表3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249.7-5
焦炭万吨700.7-1.8
铁矿石原矿万吨621.52.4
生铁万吨1765.7-6.7
粗钢万吨1683.2-5.7
钢材万吨1879.2-1.5
水泥万吨431.3-12.4
纱万吨4.2-8.3
服装万件2508-16.7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21.6-2.2
软饮料万吨19.40.5
锻件万吨17.97.8
粉末冶金零件万吨3.4-5.4
耐火材料制品万吨8.613.1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25亿元,增长8.8%;实现税收6.30亿元,增长4.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7.0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06.8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207.4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放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9.07亿元,增长13.5%。从隶属关系看,省及省以上单位完成投资49.97亿元,增长14.9%;地方单位完成投资569.1亿元,增长13.4%。从资金来源看,民间投资完成488.1亿元,增长12.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8.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85.24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21.99亿元,增长30.8%。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1.0∶67.8∶31.2调整为1.9∶62.2∶35.9。工业完成投资371.99亿元,增长6.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91.36亿元,增长20.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5.98亿元,增长6.9%。
房地产市场发展向好。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8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商品房销售面积39.44万平方米,下降5.5%;销售额18.35亿元,下降5.7%。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59亿元,增长3.7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88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20.20亿元,增长17.2%;零售业完成零售额274.18亿元,增长10.5%;住宿业完成零售额2.45亿元,增长3.6%;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4.04亿元,增长6.7%。
商品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看,生活用品中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快速增长,累计完成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中西药品类商品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64.7%、62%和16.6%;发展及享受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化妆品类增长9.1%;通讯器材类增长10.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3.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下滑。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8.97亿美元,同比下降14.4%。其中,进口9.13亿美元,下降29.5%;出口9.84亿美元,增长6.9%。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农产品出口49984万美元,增长18.8%;钢材出口4038万美元,下降31.3%;纺织服装出口8963万美元,下降5.5%;机电产品出口额19887万美元,增长15.5%。
利用外资增长迅速。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个,年末外商投资企业达到51家。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74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7.09%;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34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01%。
对外经济合作继续深化。全年实际境外投资达到2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境外劳务输出2280人,比上年增长5.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325.07公里,增长2.03%。其中,高速公路140.29公里,一级公路206.11公里,二级公路365.7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92.57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公交营运车辆达到1099辆,新增424辆;营运线路105条,新增1条;线路总长达2344公里,增长26%;营运出租汽车1600辆。全年公交运客总量5991万人次。
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21亿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电信业务收入6.35亿元,下降7.25%;邮政业务收入1.86亿元,增长17.16%。快递业务收入0.62亿元,增长35.17%;快递业务总量388.65万件,增长32.2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21万户,下降19.03%。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2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9.9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51万户,下降2.56%。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65万户,增长19.66%。
旅游业发展良好。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6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实现旅游消费总额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拥有国家AAA级以上景区7处;国家AA级景区2处;全国、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5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特色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山东省旅游强乡镇6个,山东省特色旅游村10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9家,省级精品采摘园12家,省级开心农场2家,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128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7亿元,增长1.15%,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8.03%。完成税收总收入77.73亿元,比上年下降7.37%。其中,国税收入43.79亿元,下降9.62%;地税收入33.94亿元,下降4.28%。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3.84亿元,增长4.65%。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事业发展得到保证,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3.57%、2.55%、8.00%、20.62%、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