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08 莱芜市统计局
201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运行质量持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5.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44.1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68.95亿元,增长7.1%。人均GDP达到49377元,比上年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7∶54.3∶38.0调整为7.9∶51.7∶40.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124人,困难群体再就业53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城乡“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消零。
 
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2%。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6.83亿元,增长7.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3208家,总量达到17818家,比上年增长10.63%,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508户,总量达到53906户,增长23.75%。个体私营经济全年新增就业6.27万人,新增注册资金115.43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21.66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27.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镇域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全年各镇(街道)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89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43.6%,财政收入过亿元的镇(街道)达到8个;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5.92亿元,增长15.44%,镇域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88.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6亿元,增长8.86%;镇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2.99%,比上年提高2.39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3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增加值40.40亿元,增长2.9%;林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8.7%;牧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3.5%;渔业增加值0.84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8亿元,增长7.5%。
 
农产品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9万亩,粮食总产25.95万吨,比上年增产5.1%;棉花播种面积1.5万亩,比上年增加185亩,棉花产量1559吨,比上年增产11.4%;油料播种面积10.49万亩,增加1565亩,油料产量1.96万吨,比上年增产0.9%;烟叶播种面积2.1万亩,减少467亩,产量2789吨,减产2.9%;肉类总产量6.27万吨,减产2.2%;水产品产量3523吨,减产1.6%;禽蛋产量3.15万吨,增产0.3%;牛奶产量1899吨,减产1.3%。
 
表1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标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食25.955.1
 
夏粮5.2023.8
 
秋粮20.751.2
 
棉花0.1611.4
 
花生1.960.9
 
水果11.4013.2
 
蔬菜119.3614.0
 
其中:生姜23.343.1
 
大蒜23.905.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9.36亿元,较上年增长11.9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3.18万千瓦,增长3.23%;机电灌溉面积达到28.88千公顷,增长0.21%;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6.7千公顷。
 
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年末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70个,新增46个。其中,新认证绿色农产品15个,新增有机农产品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9个。中(小)型沼气工程达到175处,年产气133.13万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达6处,年产气91.04万立方米;沼气用户累计达到2.96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37家,比上年末增加42家。全年实现增加值296.84亿元,增长6.47%。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4.87亿元,增长4.9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61.97亿元,增长6.53%。钢铁与非钢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3.5∶56.5调整为40.2∶59.8,非钢产业占比提高3.3个百分点。
 
表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296.846.47
 
其中:轻工业34.874.96
 
重工业261.976.53
 
其中:国有企业7.74-6.02
 
股份制企业281.327.3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282.95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467.81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79.739.16
 
其中:私营企业47.8210.98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96.398.51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2.68亿元,比上年下降4.69%;实现利税37.17亿元,下降34.48%;利润13.93亿元,下降5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83.95%,比上年下降1.74%;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2.70万元/人,增长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