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运行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67.6亿元,增长6.2%;利润总额719.7亿元,增长4.9%;利税总额1115.2亿元,增长5.8%;全年产品销售率98.5%。前100名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91.5亿元,增长3.5%,占全市收入的37.1%;实现利润总额245.3亿元,下降2.5%;实现利税总额364.2亿元,下降1.4%。新兴产业发展良好。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9.9亿元、315.6亿元和329.1亿元,增长9.2%、13.6%和12.7%;分别实现利润总额53.5亿元、15.4亿元和25.1亿元,增长8.4%、12.4%和21.2%;分别实现利税总额76亿元、23.3亿元和40.6亿元,增长10.9%、13.9%和28.6%。
建筑业平稳发展。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67.6亿元,增长3.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2.5万元/人,增长17.3%。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650.9亿元,增长1.4%;安装工程完成产值102.1亿元,增长19.7%;其他产值14.6亿元,增长14.3%。签订合同额1049.2亿元,增长6.3%,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661.4亿元,增长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4516.7亿元,增长13.9%。5900个投资施工项目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5830个,占总数的98.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31.7亿元,增长21.7%;第二产业投资2442.8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投资1942.2亿元,增长5.3%。其中,民间投资4052.2亿元,增长1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9.7%;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1亿元,增长10%。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完成工业投资2404.4亿元,增长19.7%,全市2867个工业在建项目中有2014个项目建成投产,计划投资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204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82个,完成投资120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6.6%。
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467.9亿元,增长4%,其中住宅投资356.1亿元,增长10.5%。商品房销售面积844.5万平方米,增长9.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6.7万平方米,增长9.8%。商品房销售额380.8亿元,增长17%,其中住宅销售额329.7亿元,增长19.4%。保障房建设顺利实施。全市开工各类保障房17984套,基本建成21092套。
五、国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7.5亿元,增长10.6%。按城乡属性分,城镇零售额实现1549.3亿元,增长9.3%;乡村零售额实现728.2亿元,增长13.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061.1亿元,增长10.3%;餐饮收入216.4亿元,增长13.4%。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189.3亿美元,增长6.5%。其中,出口130亿美元,增长5.4%,进口59.4亿美元,增长8.8%。骨干企业拉动作用强劲。全市40家重点出口企业出口50.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8.8%,40家重点进口企业进口45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总额的75.8%。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迅速。对南非、印尼、越南、俄罗斯、阿联酋进出口额分别增长62.8%、57%、28.4%、23%、19.8%。
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势头良好。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797人次,同比增长1.5%,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7亿美元,同比增长8%;新增境外实际投资4.5亿美元,同比增长64.7%。“一带一路”沿线13个项目全年新增实际投资1.3亿美元,占28%。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8个,下降5%,合同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增长1.2%。实际到账外资10亿美元,增长11.5%。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4.1亿元,其中,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3亿元,港航、客运场站、物流园区、城市公交等完成投资37.8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6269.1公里,公路密度162.7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4459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95889辆,其中线路客车(含旅游)2768辆,载货汽车88219辆,出租车4902辆。潍坊港“一主两副”港区分布格局基本形成,生产性泊位2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港口总通过能力1788万吨。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市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067万人次,下降5%,旅客周转量49亿人公里,增长1%;完成公路货运量2.3亿吨,增长4.2%,货物周转量490.2亿吨公里,增长0.5%。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1475.3万吨,增长5.2%,货物周转量106.3亿吨公里,增长5.1%。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017.6万吨,增长15.9%。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46.5万人次,增长18%,货邮吞吐量2.1万吨,增长1.4%;青临铁路完成货运量311.1万吨,增长19.9%。
邮政业务发展迅猛,电信业总体稳定。邮政业务总量16.2亿元,增长69%。其中,快递业务6141.8万件,增长106.3%。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75.6亿元,同比下降1.5%。电话用户总数1073.1万户,普及率达116.1部/百人,同比下降6%。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07.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1.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965.9万户(包括3G用户198.2万户,4G用户241.0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4.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678.4万户(包括无线上网用户512.1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4%;通信光缆总长度129.5万芯长千米;互联网出口带宽1230G。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611.5万人次,增长8%;旅游总收入559.4亿元,增长12%。截至2015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9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3家;星级饭店5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9家;旅行社150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1家。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不断增长。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217.6亿元,比年初增加650亿元,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为3606.7亿元,比年初增加389.9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760.4亿元,比年初增加310亿元,增长7%。
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增强。全年新增54家企业在“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到22家,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累计达62家。债券融资力度加大,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商业银行债券、私募债等方式募集资金226.2亿元。依托市金控集团累计设立专业子基金29支,基金滚动投入49.8亿元,直接撬动金融及社会资本140.2亿元,间接撬动其他金融及社会资本175亿元,累计支持了136个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