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6-04-07 潍坊市统计局
 
保险业健康发展。驻潍保险机构65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财产险机构30家,人身险机构35家。全年保费收入160.4亿元,增长20.8%,赔给付48.7亿元,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7亿元,增长7.2%,赔付26.5亿元,增长3.6%;人身险保费收入107.7亿元,增长28.8%,赔给付22.2亿元,增长49.6%。承担社会风险2.1万亿元,增长6.9%。
 
八、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教育事业成效显着。2015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4所,在校学生15.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4所,在校学生9.4万人;普通高中54所,在校学生18万人;初中265所,在校学生25.2万人;小学818所,在校学生59.2万人;幼儿园1712所,在园幼儿22.2万人。全市12个县市区通过国务院组织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检查验收。实施市区中小学建设提升工程,投资14.5亿元,开工建设中小学校37所,其中15所建成投入使用。投资4.7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8所,完成建设面积23.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4万个。国家教改办将我市教育综合改革经验向全国印发推广。我市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深化医改工作进展顺利。我市2家医院入选“国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1阶段县级医院”名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至40元。全市27家助产医疗机构创建为国家级爱婴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创建为全省7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获“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称号。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81处,开通12条心理援助热线。中医药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国医堂”等“三堂一室”134处,潍坊市全域及5个县市区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华艺雕塑公司入选第6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翰林轩文化公司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6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中国印象商城?印象潍坊”文化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国内第一家O2O模式文化电商平台,成功打造雅昌艺术网青州画廊、一诺收藏青州书画商城等电子交易平台,参与画廊近300家,“好品潍坊”、九州书画商城等一批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营。
 
体育工作成绩突出。成功举办了“潍坊杯”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女子组),“潍坊杯”上升为国家级比赛。组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并取得2金4铜的优异成绩,其中,潍坊男排夺冠实现历史性突破。组织922名运动员参加了2015年山东省锦标赛26个大项的比赛,取得115金59银63铜的优异成绩。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开展群众健身活动700余项,直接参与群众20万人,完成体质监测6000人,建成群民健身工程1384处。
 
九、科学技术、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672项,其中天维膜、潍柴动力、浪潮华光等企业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53项,扶持资金1.1亿元;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7项,扶持资金1亿元。科技成果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共有6项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8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85%,比年初提高了1.23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6家,昌乐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建设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获批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家。组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潍柴动力创建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0家。新备案省级众创空间9家,组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新增孵化面积3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76家。市科技孵化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共引进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潍坊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5家,入驻科技型创业企业20家。
 
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着,全市共申请国内专利18571件,专利授权总量1105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093件,发明专利授权1348件。
 
质量技术监督和商标注册工作成效显着。新创山东名牌产品25个,总量达到228个;新增山东省服务名牌14个,总量达到47个;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总量达到12个。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1件,总量达到89件。新认定山东省着名商标38件,总量达到35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78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总量达到30家,省级395家,市级745家。
 
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全市新增3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第五批“外专千人计划”,2名外国专家荣获省政府“齐鲁友谊奖”,共引进外国专家563人次,组织执行引智项目326个,解决关键性技术和管理难题近400个,获批上级引智专项资金426万元。全市共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2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6人,潍坊市拔尖人才1184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30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已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省级技师工作站9个,市级技师工作站30个,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3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1.2万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60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325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0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99元,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企业五项社会保险扩面净增19.2万人,社保基金总收入236亿元。连续十一年调整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待遇,全市34.2万名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月人均增长261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为146万城乡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16.9亿元。调整完善医疗保险政策,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增加到72种,降低居民医保一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全市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共4240人次。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