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8-04-10 德州市统计局
 
林业发展良好。启动实施“绿满德州·生态美市”造林行动,全年实现造林25万亩、植树2189万株,着重实施了“万千百”工程、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绿色廊道”建设等林业重点项目。
 
畜牧业持续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1.92万吨,增长5.9%;禽蛋产量36.57万吨,下降9.0%,奶类产量22.17万吨,增长4.0%。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7.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1%;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2%。34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2.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3%,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3.8%,汽车制造业增长12.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9%。
 
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在全市调度的89种工业产品中,65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向好。资质内建筑企业239家,完成总产值353.48亿元,增长14.9%。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89.79亿元,增长12.3%;完成安装工程产值55.65亿元,增长19.8%;全年签订合同额611.50亿元,增长44.1%,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478.91亿元,增长56.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61.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年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项目3475个,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696个。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641.01亿元,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4.04亿元,增长37.6%;第二产业投资1477.52亿元,增长1.4%,其中工业投资1455.1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1129.45亿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1.1:59.6:39.3调整为1.3:55.9:42.8。基础设施投资391.50亿元,增长55.5%。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投资922.38亿元,增长19.0%,高新技术完成投资580.46亿元,增长2.6%。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8.52亿元,增长8.2%,其中住宅投资192.31亿元,增长12.8%。房屋施工面积2405.54万平方米,增长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917.30万平方米,增长6.6%。商品房销售面积712.65万平方米,增长21.9%。商品房销售额328.02亿元,增长33.0%。
 
七、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稳定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7.1亿元,增长10.2%。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18.6元,增长9.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8.5亿元,增长13.5%。批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8亿元,增长10.3%;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7.3亿元,增长10.0%;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8亿元,增长10.2%;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2亿元,增长11.7%。
 
商贸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达到1392家。其中,年销售额(营业额)亿元以上的贸易企业353家,比去年增加64家,年销售额(营业额)5千万至1亿元的贸易企业391家,比去年增加27家,年销售额销售额(营业额)1千万至5千万元的贸易企业530家。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市进出口完成246.76亿元,增长16.4%,比上年加快9.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1.86亿元,增长21.2%,进口64.90亿元,增长4.7%。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分别出口79.0亿元、32.8亿元、21.6亿元和18.5亿元,分别增长29.7%、28.9%、12.9%和23.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9亿元,增长89.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0.9%。对香港、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61.7%、19.3%、17.0%、15.0%和10.0%。对俄罗斯、东盟、南美洲、澳大利亚和中近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58.2%、28.6%、18.2%、7.3%和2.9%。
 
对外合作呈现新局面。年末备案境外投资企业21家,其中新设成立14家,变更7家,境外投资总额达6.82亿元,同比增长4.4%。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7.57亿元,下降4.7%;全市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37人次,下降10.2%。
 
实际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6个,增长33.3%,合同外资9794万美元,下降48.6%;实际到帐外资1.3亿美元,增长7.6%。
 
九、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全市实有公路通车里程4011.78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公路密度为38.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部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公路开工2050公里,完成投资14.5亿元。全市公路客运量1875万人,下降1%,客运周转量158200万人/公里,增长1.2%;货运量15305万吨,货运周转量2700592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4.1%和9.6%。年末公交线路45条,增加3条,线路总长度922公里,增加132公里;公交营运车辆689辆,增加300辆。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邮政业务总量14.96亿元,增长35.9%;快递业务总量3965万件,增长36.5%。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95.3万户,增长3.7%;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9万户,下降15.1%。
 
旅游业稳步发展。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86.66亿元,增长13.7%。接待游客总人数2772.41万人次,增长10.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24万人次,增长6.3%,入境游客消费548.17万美元,增长2.2%;接待国内游客2770.17万人次,增长10.4%,国内游客消费173.4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出游前后旅游消费12.89亿元,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出游次数2.59次,增长10.5%。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保障有力。境内财政总收入299.24亿元,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7.47亿元,可比增长6.9%。其中税收收入133.30亿元,可比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1.1%,非税收入54.17亿元,下降0.6%。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0.57亿元,增长8.6%。其中民生支出286.17亿元,增长9.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3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交通运输、教育支出分别增长83.5%、17.2%、13.1%、12.2%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