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8-04-10 德州市统计局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加。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98.02亿元,较年初增加252.9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2068.98亿元,较年初增加133.2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570.94亿元,较年初增加42.28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97.78亿元,较年初增加146.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19.16亿元,比年初增加148.2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93.69亿元,比年初增加137.63亿元。
 
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企业上市步伐加快,4家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上市企业总数达到9家,3家企业登陆新三板,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2家,实现直接融资304.95亿元。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市拥有保险公司5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4.61亿元,增长24.5%。其中,财险收入30.13亿元,增长14.9%;人身险收入84.47亿元,增长28.4%。全年赔付额38.21亿元,赔付率33.3%。其中,财险赔付15.24亿元,赔付率50.6%;人身险赔付22.97亿元,赔付率27.2%。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招生2.08万人,在校生6.37万人,毕业生1.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所,当年招生1.49万人,在校生5.05万人,毕业生1.53万人。普通高中22所,招生3.41万人,在校生9.73万人,毕业生3.11万人。初中163所,招生6.81万人,在校生19.86万人,毕业生6.25万人。小学707所,其中教学点206个,招生7.35万人,在校生41.71万人,毕业生6.82万人。幼儿园978所,在园、班儿童14.2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3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招生165人,在校生1489人,毕业生73人。
 
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场所7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家,全年共演出6898场次,比上年增加4558场次;群众艺术馆1家,文化馆12家,文化站134个;公共图书馆12处,藏书177万卷(册),比上年增加12万卷(册);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4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14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8处。全市拥有城市电影院19家,全年放映15.36万场,观众226.5万人次,票房收入0.63亿元,增长26.4%。拥有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1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发射功率13千瓦,调频转播发射台7座,调频转播发射功率10.8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功率23.05千瓦。广播播出节目13套,全年播音时间81617小时;电视节目29套,全年播出时间176684小时。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4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全市拥有政府办(卫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211处,其中:综合医院15处,中医院11处,乡镇卫生院13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处,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3处,妇幼保健院(所、站)11处,采供血机构1处,其他机构7处。全市医疗机构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3049人,注册护士12419人。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26587张。
 
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节。全市54%的县(市、区)、71%的乡镇(街道)和67%的行政村建成了相应规模的体育健身工程。全市共承办3项国家级体育比赛,9项省级体育比赛。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12枚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3.6亿元。新增道路面积26.5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440公顷,供热面积84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44公里。市区自来水年供水量3716.8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144.22万立方米;天然气年供气量2.09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4960吨。市区集中供热面积3706.82万平方米;年末城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用户已达31.41万户。用水普及率和用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8%和97%。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5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10.35亿元,增长11.5%,新建农房15792户,完成投资18.91亿元,改造危房3855户,完成投资8385.55万元。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265274户。年末,全市已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435个,42万农户搬入新社区;同步配套建设农村产业园区908个,其中,初具规模的420个,近47万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来自各类园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5%以上。已建成入住的320个社区中,有88%全部实现“五化八通八有”,88%的社区实现了通暖通气,93%的社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或小学、敬老院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力度大。全市棚改新开工51092套;连同往年结转项目基本建成30005套。新增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796户,老旧小区整治改造89小区已全部开工。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为66微克/立方米、118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分别改善18.5%、16.3%、32.4%,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蓝天白云”天数240天,同比增长31.9%。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市纳入考核统计范围的行业领域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86起,死亡71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73起,下降44.7%,死亡59人,下降21.3%。工矿商贸行业领域事故13起,下降7.1%,死亡12人,下降20.0%。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023,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死亡率为0.3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27。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下降。全年出生人口89389人,出生率15.1‰;死亡人口30039人,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10.0‰,比上年下降1.8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579.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2.09万人,乡村人口257.4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