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8-04-10 日照市统计局
 
七、交通、邮政电信、旅游
 
港口生产较快增长。沿海港口新增泊位4个,新增通过能力2790万吨。全市生产性泊位73个,年通过能力2.38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3个。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07亿吨,增长6.4%。其中,外贸完成2.81亿吨,增长9.0%;集装箱吞吐量323.79万标箱,增长7.0%。有五种货物过千万吨,其中金属矿石16613万吨,增长9.5%;石油及制品6541万吨,增长7.2%;煤炭4028万吨,增长24.0%;木材2201万吨,增长12.1%;粮食1249万吨,增长7.3%。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2452万人次,增长1.6%;公路货运量8581万吨,增长12.9%。海上客运量56.33万人次,下降27.7%;海上货运量881.64万吨,下降0.6%。铁路发送旅客量149.81万人次,增长3.4%;铁路货运量7720.9万吨,增长22.1%。机场客运量73.77万人次,增长80.6%;货运量1026.8吨,增长124.9%。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青日连铁路加快推进,2018年将建成通车,鲁南高铁日照段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19年建成。日照西综合客运站全面推进,日照综合客运站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机场高速建成通车,潍日高速2018年建成通车,岚罗高速加快推进。山海路、北京北路和迎宾路改造一二期建成通车。206国道、222省道改建工程竣工。年末全市通车里程8676.16公里。其中,国道390.12公里,省道299.25公里,农村公路7986.79公里。按照公路等级分,高速公路165.44公里,一级公路274.56公里,二级公路1144.60公里,三级公路410.98公里,四级公路6680.59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8.4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0.4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3.68万辆,增长12.6%。民用轿车保有量36.42万,增长12.3%,其中私人轿车34.96万,增长12.9%。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02亿元,增长39.8%。邮政行业业务总量8.34亿元,增长35.9%;实现业务收入4.67亿元,增长25.4%。其中,快递业务量3209.67万件,增长34.1%;业务收入2.47亿元,增长28.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17万户,下降13.2%;移动电话用户291.70万户(非沉默用户),其中4G用户164.34万户,增长34.8%。
 
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大力实施“旅游富市”战略,日照市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全年新建、续健重点旅游项目118个,建成26个,完成投资126.8亿元,超过“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投资总和;年内新增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8个、2A级景区6个,新增旅行社6家;新增五星级精品民宿1家、三星级民宿2家;新增文化主题酒店1家;年末全市共拥有A级景区51家,旅行社147家,星级酒店25家;拥有省级旅游强县1个、强乡镇21个、特色村54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3个、精品采摘园63个、开心农场9个、“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221个。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4497.55万人次,增长10.2%;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60.43亿元,增长14.8%。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33亿元,同口径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115.35亿元,同口径增长2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28亿元,增长13.3%。全年民生支出187.22亿元,增长1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其中教育支出48.45亿元,增长7.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12亿元,增长1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07亿元,增长18.8%。全年国税收入(含海关代征税收)453.49亿元,增长32.8%,其中,国税直接征收税收收入144.18亿元,增长49.5%,海关代征税收收入309.31亿元,增长26.3%。地税收入69.7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0.6%。
 
货币信贷总体稳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05.23亿元,比年初增加223.88亿元、增长10.8%。其中,住户存款1260.21亿元,比年初增加145.22亿元、增长13.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合计2235.49亿元,比年初减少39.91亿元、下降1.8%。
 
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131家,完成年度目标的208%;比特电子成功在新三板挂牌,3家拟上市企业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年内新增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74家,全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达162家;共设立运作投资基金10支,总规模205亿元;全年实现债券、股票融资151.1亿元。
 
保险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保险公司41家,专业中介法人机构4家。实现保费收入63.10亿元,增长18.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75亿元,增长8.6%;寿险保费收入41.35亿元,增长25.1%。全年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9.65亿元,下降4.3%。其中,财产险赔付10.91亿元,下降1.9%;寿险赔款及各项给付8.74亿元,下降7.1%。
 
九、城市建设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市政设施,中心商务区安置楼主体基本完工。城市建成区面积107.1平方公里。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65%,比上年末提高1.7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3个百分点。
 
城市载体功能增强。年末城市(不含县)道路891.14公里,面积1871.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66条,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1692.69公里。全年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7220吨。城市使用天然气总户数28.4万户,全年供应液化气1.1万吨,下降6.8%;供应天然气总量1.82亿立方,增长16%;年末用气普及率99.8%。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855万平米,新增245万平米,增长13.2%。主城区新增城市公园绿地面积94.8公顷,新增城市绿地面积73.5万平方米,市区现有公园、动物园32个。全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年末城市(含县)公共交通运营车辆964辆,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206辆,新能源公交车497辆,年客运总量7127.2万人次;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398辆,年客运量2624.3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汽车12.36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