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消费市场
市场消费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餐饮收入3602.6亿元,增长10.5%;商品零售30046.4亿元,增长9.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814.5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34.5亿元,增长10.3%。
新型消费快速释放。网上零售额25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084.5亿元,增长3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主要商品销售稳定。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989.0亿元,增长7.6%;日用品类零售额415.3亿元,增长6.8%;汽车类零售额3058.3亿元,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89.5亿元,增长13.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322.7亿元,增长9.0%。
九、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17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进口7858.5亿元,增长22.2%;出口9965.4亿元,增长10.1%。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877.3亿元,增长11.9%;纺织服装出口1444.1亿元,增长5.9%;农产品出口1152.5亿元,增长7.2%。主要市场中,对美国、东盟、欧盟、韩国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2.6%、5.9%、12.7%、9.9%和17.9%。服务进出口总额3528.1亿元,增长15.2%。其中,出口1692.0亿元,增长12.1%;进口1836.1亿元,增长18.2%。
利用外资增势平稳。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79家;合同外资186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实际使用外资1210.5亿元,增长9.0%。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45.8亿元,增长9.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66.7亿元,增长9.0%。新批及增资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102个,合同外资158.1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4个,合同外资14.9亿美元。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首次投资,创历史新高。
“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实际对外投资377.5亿元。其中,跨国并购实际投资117.8亿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74.7亿元,完成营业额79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9.3%。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2万人,增长4.2%。
“一带一路”合作成效明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进出口48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出口2672.5亿元,增长6.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00.6亿元,增长81.7%。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金99.8亿元,增长19.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73.4亿元,增长11.2%。
十、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结构持续优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4419.3亿元,增长9.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5%,提高0.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57.7亿元,同口径增长5.2%。其中,民生支出73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0%,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4.7%。
重点领域信贷保障有效。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1018.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5.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0873.9亿元,比年初增加5630.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5819.4亿元,增加1690.4亿元;县域贷款余额20707.9亿元,增加1353.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30.7亿元,增加1426.9亿元。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共有上市公司294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96家,增加23家。“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达到636家、2270家和1124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1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9%。期货公司代理成交金额7.8万亿元,增长39.9%。年末私募基金机构443家,管理基金规模1568.6亿元。
保费收入较快增长。保险保费收入27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41.4亿元,增长11.8%;人身险保费收入1996.6亿元,增长21.8%。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831.3亿元,增长5.7%。农业保费收入23.6亿元,增长18.5%,为1729.2万户次农户提供了647.3亿元的风险保障。
十一、民生保障
脱贫攻坚精准推进。83.2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年度减贫任务。60万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全面启动,18个村台、41个外迁安置社区开工建设。为2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4.85万户。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9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3072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0342元,增长8.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7.6平方米和42.5平方米。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52.9万辆,增长11.3%。其中,私人轿车1140.1万辆,增长11.7%。
城乡建设水平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投资1273亿元。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906个,查处违法建设9872万平方米,拆除8348万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5%、99.0%。村镇建设投资1773亿元。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49.1万户,86%的建制镇和全部建成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17个试点县(镇)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冬季清洁供暖。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年末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60.9万人、2013.1万人、1268.3万人、1569.1万人、1186.6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0.6万人、7282.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627元。432家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8.4%,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6.2%。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192元,比上年提高22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1.7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4249元,比上年提高435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0590个,各类养老床位64.9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