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18年3月16日)
2017年,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市“创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9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546.2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6110.10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比例为3.4:41.2:55.4。人均GDP达到119357元。
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909亿元,增长15.7%(现价),占GDP比重为26.4%。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40.2亿元,增长8.4%,占GDP比重为30.3%。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929.05万人,增长0.94%;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25.25万人,增长25.79%。
全年财政总收入3222亿元,增长1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1亿元,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823.9亿元,增长11.4%;增值税309亿元,增长31.7%;企业所得税146.5亿元,增长18%;个人所得税42.4亿元,增长16.4%;城市维护建设税52.7亿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3亿元,增长3.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2.1亿元,增长7.9%;教育支出253.8亿元,增长0.3%;科学技术支出38.6亿元,增长5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3.4亿元,增长14.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2.5亿元,增长9%。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692亿元,增长24.8%;其中,国内税收1017亿元,增长19.3%。地税各项收入623.3亿元,剔除“营改增”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1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涨幅低于上年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2.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全年平均上涨4.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全年平均上涨10.7%。
截止年末,全市实施贫困人口、贫(弱)村脱贫成效“双提升”工程,200个省定贫困村和3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基本实现脱贫摘帽。
二、新动能与创新
全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79.5亿元,增长10.9%,占GDP比重为5.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90.1亿元,增长10.6%,占GDP比重为2.7%;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89.4亿元,增长11.2%,占GDP比重为2.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04.7亿元,增长10.9%,占GDP比重为1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806.5亿元,增长11.7%,占GDP比重为7.3%;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增加值298.2亿元,增长9.1%,占GDP比重为2.7%。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生产新能源汽车8.1万辆;智能电视1372万台;生产智能手机2062万部,增长20.3%;城市轨道车辆1276辆,增长80.2%。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696.7亿元,增长15.1%;其中,体育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9亿元,增长67.5%;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5.3亿元,增长27.9%;教育行业企业营业收入13.1亿元,增长25.9%。
全年134家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2.3亿元,增长23.2%。全市5家电信运营商业务总量达225亿元,增长72%,其中互联网相关业务总量占电信业务总量的60%以上。全市70家重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商企业或个人通过青岛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的交易)实现交易额10638亿元,增长31.7%。
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126.66亿元,增长21.7%。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14.99亿元,增长21.8%。全年有效发明专利21802件,增长19.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7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761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39家。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世界名牌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98个;中国名牌产品68种,山东名牌产品644种,青岛名牌产品773种。
三、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分行业情况:种植业增加值214.6亿元,增长4.5%;林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5.1%;牧业增加值77.9亿元,增长5.2%;渔业增加值86.9亿元,下降1.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1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8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8万公顷,花生播种面积8.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96.9万吨,受春旱影响,下降2.7%;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601.2万吨,增长5.5%;花生总产量38.4万吨,增长3.9%;水果(含果用瓜)总产量118.4万吨,下降1.7%。现代农业园区889个,新增52个;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926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1个。
全年新增造林3.5万亩,更新造林1.1万亩,修复退化林5.7万亩。
全年肉类总产量54.3万吨,下降3.6%;禽蛋产量17.7万吨,下降2.4%;奶类产量30.9万吨,下降2.5%。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捕捞)107.6万吨,下降0.4%。海、淡水养殖面积4.3万公顷,下降4.4%。远洋捕捞量14.1万吨,下降0.4%。
农机总动力728万千瓦,增加30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0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7.8万公顷。
四、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5%,集体企业增长20.5%,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1%,私营企业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