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淄博市统计局
2018年3月9日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以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为引领,牢牢把握“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思路和“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全市发展新动力加速形成,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稳固,生态建设和民生事业得到加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49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41.4亿元,增长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4:53:43.6调整为3.1:52.1:44.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1781元,比上年增长6.6%,按年均汇率折算达15075美元/人。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1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
物价运行逐步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水平0.4个和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走势回稳,出厂和购进价格分别由高位时的上涨16%和20.7%回落至年底的12.8%和14.6%。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500万元以上外来投资项目779个,比上年增加207个;实际到位资金1009.7亿元,增长36.7%。重点领域招商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外来投资项目424个,比上年增加187个,实际到位资金389.5亿元,增长43.8%;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290个,比上年增加62个,实际到位资金445.1亿元,增长19.4%;股权招商及上市融资项目38个,实际到位资金98.8亿元。大项目实现较快增长。过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467个,比上年增加215个,实际到位外来投资706.8亿元,增长46%。斐讯ID大数据中心、中集能源车辆船舶LNG燃料设备制造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落地。
质量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年内,有4家企业荣获“省长质量奖”。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7个,比上年增加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40个,比上年增加15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3个,增加11个。目前,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7个省级质检中心,8个全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9.7万户,比上年净增18.8%;注册资本(金)6344.7亿元,净增33.1%;户均注册资本(金)达159.8万元。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10.8万户,净增21%;注册资本(金)6066亿元,净增33.4%;户均注册资本(金)562.7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8.2%;牧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4%;渔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9.3%。全年粮食产量达163.9万吨。其中,夏粮70.8万吨,减产1.7%;秋粮93.1万吨,减产1.2%。蔬菜、水果产量分别为180.6万吨、97.5万吨;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达15.7万吨、9.6万吨、6.1万吨。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拥有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185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319个,比上年新增709个。农机合作社198家,33个项目被列为省级规范化作业推进项目。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05个,比上年增加126个。其中,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64个、绿色认证农产品127个、有机认证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单位8处,建成市级循环农业示范园区61家。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全市智慧农业示范点总数达到15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亿元。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机总值达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业机械总动力254.8万千瓦,增长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71.2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8.3%,重工业增长2.6%;分行业看,39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6.4%;分产品看,204种产品中有83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4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9.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利税1206.5亿元,增长4.4%,其中利润702.2亿元,增长2.9%。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4.5%,较年初提高1.3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69.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11.7亿元,增长9.4%;安装工程产值138.1亿元,增长4.3%。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发展空间继续扩大,建筑业企业完成省外产值122.5亿元,增长2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2.8亿元,下降4.3%;第二产业投资1596.9亿元,下降10.5%;第三产业投资1495.4亿元,增长24.3%。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增强。全市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5.4亿元,增长76.5%;文化创意产业投资214.7亿元,增长21%;现代服务业投资1107.1亿元,增长22%。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良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1.8亿元,增长9%;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5.1%和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