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公路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298.5万人次,下降13.0%;公路旅客周转量39524.2万人公里,下降24.8%;公路货运量完成7197.4万吨,增长12.7%;公路货运周转量1536932万吨公里,增长14.0%。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8508.01万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邮政函件业务13.34万件,包裹业务0.72万件,快递业务469.86万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85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5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0.66万户,已通电话(联通)行政村比重达到85%。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150.41万户。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含一日游)1600万人次,增长14.3%,其中:国外游客4.2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50亿元,增长25.0%。
八、金融、保险业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138.52亿元,增长7.4%,比年初增加78.58亿元,同比少增109.51亿元。从存款主体看:住户存款余额为762.64亿元,同比增长11.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207.26亿元,同比增长6.8%;广义政府存款余额为168.55亿元,同比下降6.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为703.02亿元,增长14.6%,比年初增加89.32亿元,同比少增8.41亿元。从贷款类别看:住户贷款余额为292.69亿元,同比增长15.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为410.32亿元,同比增长14.2%。
全市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为23.36亿元,增长5.3%。其中:人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13.65亿元,增长4.9%;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9.71亿元,增长5.8%。全市保险机构业务赔付支出为10.19亿元,增长52.5%。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为5.15亿元,增长105.7%;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5.04亿元,增长20.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2.2万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所,全年招生数0.26万人,在校学生0.8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0.03万人,毕业学生0.35万人。拥有普通高中23所,全年招生数1.08万人,在校学生3.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0.21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蒙古族学生0.2万人,毕业学生1.22万人。拥有普通初中45所,全年招生数1.45万人,在校学生4.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0.28万人,蒙古族学生0.25万人,毕业学生1.52万人。拥有小学122所,全年招生数1.22万人,在校学生8.16万人,毕业学生1.56万人。全市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2.8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升学率达到97.6%。
全市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2.18万平方米,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27189台,图书4484823册,拥有数字资源(电子图书)841430册。
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个,各类技术人员153人。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经费支出1056万元,增长5.6%。全年专利申请量354个,专利授权量298个。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1个,合同成交金额0.002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其中,乌兰牧骑11个。现拥有群艺馆、文化馆13座,公共图书馆12座,博物馆9座,文化站124个。拥有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3.72万卷。广播电视台1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2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24%,电视人口覆盖率99.24%。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114个,其中医院5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5个,其中卫生院1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6个,村卫生室135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5个。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702张,其中医院6549张,卫生院145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7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4张。全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9713人,其中医院5856人,卫生院98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9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30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42人,注册护士3426人。
全市体育健儿参加国家比赛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在自治区比赛中获得87枚金牌,55枚银牌,125枚铜牌。
十一、资源和环境
初步核算,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达149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1%,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96%。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402.8万吨标准煤,增长0.16%。传统的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138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1%,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为99%。全市规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量为11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占规上工业发电总量的24.49%。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完成386.61亿千瓦小时,增长25.4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完成5.57亿千瓦时,增长28.58%;第二产业364.85亿千瓦时,增长25.55%;第三产业5.85亿千瓦时,增长20.61%。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4.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44.1万亩,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9.4%。封山育林面积8.5万亩,森林抚育面积10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27万亩,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1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7.4万亩。通道绿化7.5万亩,军民义务植树500亩,城镇周边绿化8.05万亩,村屯绿化1万亩,工业园区绿化0.45万亩。当年新育苗4889亩,容器育苗7153万袋。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3.38%。
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级保护区7个,县级保护区6个。各级环境监测站12个,达到三级标准的有5个。全年审批各类环保项目249个,各类环保专项资金1.48亿元。全年全市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优83天,良218天,污染天数64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2.5%。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6634吨,氮氧化物减排量7969吨。
十二、人民生活
根据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0.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04万人,乡村人口107.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01%。全年出生人口1.38万人,出生率为6.56‰;死亡人口为1.62万人,死亡率为7.7‰;自然增长率为-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