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238.66亿元,下降16.1%。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466.38万平方米,增长6.4%,其中新开工面积648.86万平方米,下降17.7%;竣工面积333.29万平方米,下降7.7%;销售面积649.28万平方米,增长3.3%;商品房屋销售额277.22亿元,增长19.2%。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4270元/平方米,上涨586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15.3%。商品房屋空置面积226.12万平方米,下降7.0%。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05亿元,增长11.3%。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1.10亿元,增长11.4%;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95亿元,增长10.8%。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898.83亿元,增长12.3%,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243.17亿元,增长12.8%,住宿业实现销售额22.05亿元,增长14.1%,餐饮业实现销售额126.17亿元,增长15.4%。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总额94171万美元,增长16.8%。其中,出口81295万美元,增长19.9%;进口12876万美元,增长0.5%。新批外资企业9家。合同外资金额17864万美元,下降20.2%。实际利用外资5360万美元,增长29.9%。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06亿元,增长7.7%。公路总里程3.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0公里,桥梁5049座。行政村通畅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100%。货运量11467万吨,货物周转量364.81亿吨公里,客运量10165万人,旅客周转量49亿人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42.88亿元,其中邮政12.66亿元,电信30.22亿元。全市邮政营业网点152处,快递网点904处(含208个末端网点),信筒(箱)206个,函件25.2万件,快递3397.45万件(出口量),报刊期发数34.57万份,报刊发行累计6865.07万份。邮政邮路总长度1849900.8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2586757.05公里。
接待游客36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4.39亿元,增长26.73%。创建旅游强县4个、旅游名镇4个、旅游名村15个,AAAA级景区达到19家,AAA级景区发展到36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60家,星级宾馆(饭店)43家,其中四星级7家、三星级25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总收入214.32亿元,增长8.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24亿元,增长9.5%;上划中央收入75.07亿元,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2.58亿元,增长9.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5%;非税收入46.67亿元,增长9.0%。
财政支出717.11亿元,减少15.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2.63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86亿元,增长0.6%;教育支出89.99亿元,下降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12亿元,下降3.7%;医疗卫生支出53.01亿元,下降11.5%;节能环保支出17.79亿元,增长65.9%;农林水利事务支出65.29亿元,增长26.6%。民生事务支出合计400.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04%,增长6.8%。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3328.12亿元,各项贷款1585.69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22.82亿元,增长9.26%,当年新增281.68亿元,比上年少增85.1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85.38亿元,增长12.61%,当年新增贷款177.50亿元,比上年少增69.78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盈利37.43亿元,比上年多盈利4.33亿元,增长13.08%。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95.14亿元,增长3.26%;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46.64亿元,增长28.84%。
推进金融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6.5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新增四板挂牌企业69家,总数达到500家,新增直接融资6.48亿元。主板IPO报会1家、报辅2家。挂牌企业总数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产业基金达到19支,总规模21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幼儿园1017所,在园幼儿20.75万人;小学680所,在校学生43.65万人;普通中学299所,在校学生29.6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4.03万人;大学4所,在校大学生4.06万人。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2.4亿元,占GDP比重8.9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4家,总数达到285家。建成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9家、加速器13家,培育在孵企业2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4家。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6家,组织实施6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24个省级研究与开发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产品232项。新建科研平台41个,全市科研平台总数达到190家,建成院士工作站34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0家。138家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4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科技副总109名、创新团队29个,选派国家三区人才7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7名、市级科技特派员220名;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科技扶贫项目7项。兑现科技奖补资金2000多万元,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企业197家,加计扣除额3.09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68家,减免所得税1.17亿元。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4个,落实项目经费3123万元;获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6个。转化科技成果97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9.52亿元。申请专利555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3个,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总建筑面积0.63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总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269.8万册;文博单位23个,总建筑面积9.12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4.71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4家,城关电影院23家。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盖率99.43%,电视覆盖率98.38%。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已建成标准农家书屋4138个,乡镇文化站1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