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9-04-04 许昌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5所,普通高中32所,普通初中196所,小学835所,幼儿园1236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高等学校在校生4.82万人,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2.96万人,高中在校生7.45万人,初中在校生19.65万人,小学在校生42.28万人,幼儿园20.90万人,特殊教育学生308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全部达到100%。全年共资助困难学生11.45万人次,共计7964.08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9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6家。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全年全市专利申请11002件,比上年下降11.79%;其中发明专利3291件,下降21.77%。专利授权6394件,增长39.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46件,增长44.83%。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161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7件,增长40.07%。
 
截至年底,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累计制订、修订地方标准39项,组织参与起草国际标准19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69项。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家,省长质量奖5家,河南省质量诚信企业109家,河南省质量教育基地6个。全国最大的质量主题公园建成开园。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4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共有2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23个,其中医院103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3124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55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51人,注册护士10498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808张,其中医院18739张,乡镇卫生院3869张。
 
全年为70个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器材,在中央公园规划建设多功能运动场3个、门球场2个、七人制足球场1个、乒乓球台8个、网球场1个、儿童游乐场3个、健身路径10套。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20块金牌、25块银牌、23块铜牌,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贡献奖。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点578个,比上年减少28个;体育彩票销售收入8.49亿元,增长24%。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
 
年末城市规划区供水管网长度452.28公里,公共供水总量4903.47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户18.02万户。城市(中心区)排水管网981.6公里。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能力33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98%;日排水量25.8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工程2座,污水处理厂提高出水水质配套建成投用人工湿地3座,实施生物增效技术1座,全年再生水回用3544万立方米;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厂1座,污泥处理能力250吨/日,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
 
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7.1%。
 
全年共营造林411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914公顷。年末共有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林木覆盖率32.51%。
 
全年平均气温15.5℃。
 
全年中心市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空气优良天数累计达到198天。
 
全市出境河流(北汝河、颍河、清潩河)省定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91.7%。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和因环保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全市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辐射事故零发生。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