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085个,比上年增加16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49个,增加18个。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顺利开工,引江济淮、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等全面建设,商合杭、合安高铁加快推进,合宁、合安、合芜高速扩容进展顺利,滁淮高速、庐铜铁路建成通车。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27.17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住宅投资1165.86亿元,增长6.4%。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389.58万平方米,增长8.3%;商品房销售额1687.91亿元,增长2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91.26万平方米,下降6.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6.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93.20亿元,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3.54亿元,增长14.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639.72亿元,增长8.5%;餐饮收入337.02亿元,增长13.9%。
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8]2758户,比上年增加592户,其中累计零售额超亿元企业(单位)283户。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8.7%,烟酒类增长16.2%,日用品类增长14.7%,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增长12.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6.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6.0%,化妆品类增长19.7%,汽车类增长1.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08.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182.46亿美元,增长25.3%;进口125.67亿美元,增长21.1%。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额131.98亿美元,增长3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80.59亿美元,增长39.5%。
全年新备案外商投资企业140户,比上年增加12户。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工业投资12.40亿美元,增长22.8%;服务业投资19.4亿美元,下降1.8%。新增总投资(含增减资)31.7亿美元,下降17.4%。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36.9亿美元,增长20.5%。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6673人,增长3.7%。年末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共46家,在合肥投资设立64家外资企业,新增4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6%。旅客运输量1.24亿人,下降3.0%;货物运输量3.95亿吨,增长1.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786.53万吨,增长35.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2.48万吨,增长56.7%。合肥新桥机场旅客吞吐量1111.06万人次,增长21.5%。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3.9万辆,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私人汽车165.9万辆,增长14.5%。民用轿车拥有量124.07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轿车115.18万辆,增长12.8%。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9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7%;邮政业务总量103.43亿元,增长19.8%。快递业务量4.73亿件,增长20.9%,实现快递业务收入46.49亿元,增长16.6%。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17.92万户,比上年减少5.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06.5万户,增加129.49万户。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接入用户315.06万户,增加56.9万户。
全年国内游客1.2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1721.62亿元,增长17.3%。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19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
(区)59处。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137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2.49亿元,增长8.6%。财政支出1004.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民生支出859.77亿元,占全部支出的85.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从重点支出项目看,科技支出增长32.2%,教育支出增长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0%。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9]增量累计183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677.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1.87亿元,增长10.1%。其中,住户存款4049.35亿元,增长14.5%;非金融企业存款6425.10亿元,增长1.0%;广义政府存款4538.85亿元,增长18.4%;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654.10亿元,增长3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196.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95.32亿元,增长5.9%。其中,住户贷款5159.80亿元,增长11.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778.84亿元,增长2.9%。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融资22.12亿元,至年末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8家(其中境外上市3家)。全年债券融资3556.32亿元。年末证券营业部123个,比上年增加13个,全年证券交易量17019.74亿元。年末期货营业部22个,全年期货交易量113130.68亿元,从业人员690人。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4.45亿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3.01亿元,增长16.0%;人身险保费收入191.45亿元,下降11.7%。赔款和给付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财产险赔款与给付60.39亿元,增长19.0%;人身险赔款与给付33.24亿元,下降3.9%。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75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消费支出21547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84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25339元,增长8.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2.5%、衣着增长9.9%、居住增长14.3%、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10.5%、医疗保健增长11.9%、交通通信增长8.2%、教育文化娱乐增长12.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10]为29.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2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9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消费支出12659元,增长8.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4.0%、衣着增长4.4%、居住增长10.1%、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14.2%、医疗保健增长11.8%、交通通信增长12.6%、教育文化娱乐增长12.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