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蓄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年末户籍人口757.96万人,比上年增加15.2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81.27万人,增加11.16万人。全市常住人口808.7万人,比上年增加1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97%,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3.2‰,比上年上升1.12个千分点;死亡率4.41‰,下降0.2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8.79‰,上升1.41个千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782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59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612.25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3.07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9:49.0:47.1调整为3.5:46.2:50.3,其中三产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达50.3%,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144748元/人,比上年增加13654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7470元(折合14729美元),比上年增加9014元。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42.8万人,比上年增加4.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0.4万人,减少7.5万人;第二产业189.5万人,增加1.2万人;第三产业282.9万人,增加11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27.5万人,增加29.9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25.2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3%。
新产业蓬勃发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10户,比上年净增444户。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1%。现代服务业增长18.7%。市场主体快速培育,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01万户,增长22.9%;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83.84万户,增长20.6%。新业态持续壮大,通过网络销售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30家,比上年增加26家,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09.18亿元,增长34.1%。
二、农业[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7.8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其中,粮食作物52.56万公顷,下降0.7%;棉花1.12万公顷,增长3.2%;蔬菜8.12万公顷,增长3.3%;瓜果0.88万公顷,增长4.3%;油料4.96万公顷,下降2.2%。
全年粮食总产量301.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稻谷238.04万吨,增长0.9%;小麦54.99万吨,增长2.1%。油料产量14.88万吨,下降1.5%。棉花产量0.83万吨,增长10.6%。蔬菜产量208.41万吨,增长4.5%。瓜果产量22.75万吨,增长14.6%。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量118.55万头,比上年增长0.3%;出栏量268.40万头,下降4.7%。肉类总产量43.60万吨,下降2.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3.59万吨,下降4.5%。禽蛋产量19.20万吨,增长1.2%。牛奶产量7.46万吨,增长0.6%。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农用拖拉机21.53万台,增长0.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8万台,增长4.0%;联合收割机1.41万台,增长5.2%;排灌动力机械17.56万台,增长3.1%。全市水稻、油菜、小麦等八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化肥施用量(折纯)24.32万吨,下降5.6%。农村用电量17.12亿千瓦时,增长2.3%。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287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51户,比上年增加13户;超50亿元企业23户,增加4户;超百亿元企业11户,增加3户,联宝电子成为我市首个年产值超600亿元企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国有企业增长13.3%,集体企业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8.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8%。
规模以上工业中,37个工业大类行业有22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4.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长31.4%,家用电器制造业增长19.0%。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7.7%。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分别比上年增长68.6%和6.4%,太阳能电池增长17.9%,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28.4%,液晶显示屏增长2.4%,挖掘机增长15.1%,新能源汽车增长107.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6.5亿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盈利超亿元工业企业62户,实现利润264.18亿元,增长23.9%。实现税金244.40亿元,增长7.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5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1363户,比上年净增410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517.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房屋竣工面积6116.72万平方米,增长4.1%。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79.47万人,比上年增长11.1%。企业劳动生产率49.0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7.8%,民间投资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