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烟台市统计局
2019年3月28日
2018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为目标定位,积极抢抓列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的难得机遇,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事业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83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0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844.00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478.54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构成为6.5:49.1:44.4。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231元,比上年增长6%。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2.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3.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07%,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653.8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78万人,出生率为8.8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39万人,其中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2.65万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4.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5%。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8.1%。
表1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2018年
居民消费价格
2.1
一、食品烟酒
1.4
其中:粮食
0.3
畜肉类
-5.1
禽肉类
3.2
食用油
0.0
蛋类
10.5
菜
7.1
干鲜瓜果类
7.1
二、衣着
2.7
三、居住
4.2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2.0
五、交通和通信
2.3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0.4
七、医疗保健
0.2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4
二、重点战略
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9.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4%,提高5.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5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1%。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8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828.33亿元,增长9.9%;生物产业产值236.68亿元,增长22.4%;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50.40亿元,增长15.5%;新能源产业产值99.82亿元,增长12.1%;新材料产业产值969.91亿元,增长6.6%;新能源汽车产值33.29亿元,下降26.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6.8%。市场主体规模壮大。年末全市在册市场主体75.86万户,增长5.9%。其中,企业21万户,增长5.7%;个体工商户53.38万户,增长5.9%;农民专业合作社1.48万户,增长7.4%。
“双招双引”大力实施。全年引进总投资过10亿元项目154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三类500强项目75个。全年,签约重大合同项目119个,投资总额6367.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0个,外资总额92.6亿美元。全年,全市合同利用市外资金4421.5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98.6亿元。年内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3.7万人(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其中硕士以上学历4051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家4人、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1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9人、外专“双百计划”人才(团队)5个、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齐鲁首席技师9人、齐鲁金融之星6人、齐鲁和谐使者13人。目前,全市拥有驻烟“两院”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0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家21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77人、外专“双百计划”人才(团队)8个、齐鲁文化之星110人、齐鲁首席技师111人、齐鲁乡村之星45人、齐鲁和谐使者27人、齐鲁金融之星12人。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及转化技术1325项,其中与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及转化技术545项,约占总量的41.1%。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全年财政性科技投入28.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8%。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家,年末达到169家,其中国家级25家;年末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家,其中国家级5家;年末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18家,其中国家级1家。新增备案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6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全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402件和1364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专利)45件。年末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389件,同比增长15.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04件,比上年提高1.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