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9-04-26 宜宾市统计局
 
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286.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8%。当年新增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人数2.28万人,累计达28.59万人。当年住房贷款发放额25.71亿元,下降16.0%;住房公积金提取额31.84亿元,增长21.2%。住房公积金覆盖率81.0%,比上年末上升4.5个百分点。
 
年末有社区服务中心76个,社区服务站337个。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05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87个,儿童服务机构8个;社会服务床位1.94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65万张,儿童服务床位453张。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2.75万人,农村低保人员12.3万人,有2.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当年临时救助1.26万人次。全年资助15.7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8.16万人次。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4.9万人。销售福利彩票5.27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71.87万元。
 
脱贫攻坚成效显着。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3.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78万人;贫困发生率0.8%,下降1.5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6元,比上年增长9.5%。
 
十四、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004公顷,比上年下降9.9%。其中,商品住宅用地310公顷,增长71.6%;商服用地31公顷,减少25.0%;工业仓储用地268公顷,下降54.0%;保障性住房用地39公顷,增长115.3%;其它各类基础设施用地1357公顷,下降3.3%。
 
年末林业用地面积53.49万公顷;森林面积62.4万公顷,增加1.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2226.9万立方米,增加3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7.04%,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0.35万平方公里;省级湿地公园4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1千公顷,累计762.36千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17.9℃,比上年偏低1.4℃;年降水量1157mm,偏多447mm;年日照时数1123小时,偏多66小时。
 
全年总用水量12.74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9%。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3.5%,工业用水下降7.5%,农业用水下降7.5%,生态补水下降10.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62.86立方米,下降13.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8.45立方米,下降9.0%。人均用水量279.54立方米,下降3.4%。
 
全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即优良天数)260天,达标率72%。金沙江、岷江、长江宜宾段6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54.8(dB),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良好。全年实施减排项目95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72.6平方公里。全市共建成省级生态县(市、区)5个,中心城区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生态乡镇83个(国家级10个,省级73个)、生态小区141个。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3个。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65万公顷,其中绝收0.22万公顷。发生4.0级以上地震1次,成灾1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32亿元。发生森林火灾6起,受害面积5.21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3亿元。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4起、死亡88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3.9%和31.8%。全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43人,下降37.8%;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284人,增长46.9%;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0.889人,下降51.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2.67人,下降20.2%。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由于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等因素,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4.农业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5.2017年部分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核实调整,2018年产量增速按调整后的可比口径计算。
 
6.2018年,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由形象进度法更改为按财务支出法进行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口径增长速度。
 
7.公报中户籍人口、人口出生死亡、就业、物价、林业、渔业、水利、农业机械化、旅游、对外经济、招商引资、交通运输、邮政电信、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民生活、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应急管理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