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5 佳木斯市统计局

平板玻璃     重量箱    2400081       -2.9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5.63,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8751万元,增长29.4%,实现利润总额9544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22.9%。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总额47121万元,增长48.7%,实现利润总额14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4.5%。

建筑业稳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18482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82539万元,增长45.9%,实现竣工产值124533万元,增长2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3.8万平方米,增长5.0%,竣工面积107.8万平方米,增长30.7%。招投标面积继续扩大。全市实行投标承包面积达116.2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80.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稳定快速增长。年末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0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增幅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400749万元,增长34.7%,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40900万元,增长50.4%,房屋开发投资完成83026万元,增长26.1%。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属单位完成投资5383万元,下降34.0%,地方属单位完成投资594817万元,增长35.5%,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21万元,增长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9714万元,增长79.4%,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252654万元,增长79.4%,建筑业完成投资7060万元,增长82.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13965万元,增长13.6%。一、二、三产投资比例分别由上年的5.7%、31.9%和62.4%调整为4.4%、43.3%和52.3%。年内全市施工项目个数531个,比上年增加7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20个,比上年增加60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549330万元,比上年增长53.4%。本年施工房屋面积2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竣工房屋面积19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6%。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建公路286公里;改建公路412公里;新增各类院校学生席位7970个;新增医院床位430张;城市道路扩建长度49.6公里;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8.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3万吨/日;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3万吨/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为我市15年来最高水平,列全省第一位。分城乡看,市、县、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实现741498万元,150838万元和123266万元,分别增长17.2%、13.2%和1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63052万元,增长16.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0585万元,增长17.2%。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类(吃)零售额380293万元,同比增长14.7%,所占比重为37.9%;衣着类(穿)零售额实现203581万元,增长18.8%,所占比重为19.6%;用品类(用)零售额362717万元,增长16.5%,所占比重为35.5%;燃烧类(烧)零售额69012万元,增长12.2%,所占比重为7.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5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5%,化妆品类增长1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5%,中西药品类增长4.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07523万美元,同比增长50.05%,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5.7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85539万美元,增长60.17%,进口完成21985万美元,增长20.45%,进出口额均创历年最高记录,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3554万美元,同比增长80.8%。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28799万美元,增长442.29%,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588万美元,同比增长21.71%,边境贸易进出口完成71228万美元,增长25.46%,其他贸易进出口完成6908万美元,同比下降2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426万美元,同比下降62.07%,外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442万美元,同比增长146.87%,集体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889.5万美元,同比下降70.2%,私营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03766万美元,同比增长61.3%。市场拓宽较为宽广,但仍以对俄贸易为主。2006年完成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99018万美元,增长46.2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2.09%。其中,出口完成77770万美元,同比增长55.3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0.92%;进口完成21248万美元,同比增长20.55%,占全市进口总额的96.65%。全年对欧盟进出口1074万美元,同比增长90.27%,对亚洲进出口5220万美元,同比增长141.05%,对东盟、美国、香港和韩国等贸易伙伴分别增长102.39%、179.74%、142.49%和18.36%;对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拉美洲分别增长237.08%、121.08%、12.9%和18.96%。

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6%;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亿元,增长48.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签订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8项,合同金额达29152万美元。其中:对俄项目27项,总金额5853万美元,劳务输出1940人次。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吞吐量2759.9万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铁路555.4万吨,增长10%;公路2135万吨,增长5.0%;水运69.5万吨,下降0.75%;航空487.6吨,增长46.4%。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752.8万人,比上年增长4.1%。其中,铁路593万人,增长0.2%;公路2144万人,增长5.0%;水运10.4万人,增长4.3%;航空5.4万人,比上年下降5.3%。

年末全市营运客车987台,比上年下降4.7%;营运货车8686台,增长3.3%;出租车4512台,增长3.5%。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8亿元,增长12.7%,邮政业务总量2.3亿元,增长21.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83.1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6.9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36.8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3万户,增长42.9%,年末全市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达12.2万户;长途光缆总长度3829公里。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2.7万人,比上年增长20.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3亿元,增长23.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5万人,增长1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2亿元,增长20.9%;接待国际旅游人数7.7万人,增长48.1%,创造旅游外汇收入1386万美元,增长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