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5 伊春市统计局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二次创业,富民兴市”的战略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8576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经济增长呈现回升态势,结束了1995年以来增速逐年回落的局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701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78114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77946万元,增长10.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37元,比上年增加43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94670万美元。

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6.3:49.3:34.4调整为16.5:48.1:35.4。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51.9亿元,增长25.4%,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比上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

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43687万元,增长20.4%。其中木材精深加工实现增加值114630万元,北药实现增加值12749万元,绿色食品实现增加值12780万元,生态旅游实现增加值35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3.6%、28.9%和81.9%。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3%,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主体产业继续萎缩,后续和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较强的支撑力,经济发展后劲尚显不足。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但规模还偏小。企业管理粗放,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扭亏与脱困任务还很艰巨。培养财源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够具体有力,地方财政实力还比较弱。职工特别是林业职工收入水平低,下岗再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农业

农业生产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和特色农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大了农业、农村结构调整力度,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1.9%,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虽然遭受春季低温、春夏严重干旱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但粮食产量仍保持了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9%。

营林工作得到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使营林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23464公顷,森林抚育面积58195公顷,更新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去年还加大森林管护经营力度,全年实行森林管护面积27.05万公顷。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连续2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311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渔业实现增加值2362万元。全年水产品产量3072吨。渔业实施了退渔还木政策,全年共退渔还木3300亩。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7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476台;小型拖拉机13251台;农用排灌机械4139台;农用水泵6479台。农业扩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实施精品战略,农作物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260吨。农村用电量4748万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加强,农田旱涝保收面积19.76千公顷。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据乡企部门统计,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1640万元,增长13.7%;营业收入232980万元,增长16.2%;实缴税金6555万元,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9862万元,增长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在主产品木材产量调减的情况下,仍保持稳步增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39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84770万元,增长7.3%,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54858万元,同比增长13.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4612万元,增长5.6%;集体企业19682万元,增长28.8%;股份制企业18123万元,增长1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8354万元,增长8.0%。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46467万元,增长18.6%;重工业增加值138303万元,增长3.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3.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2.7%,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1.5%,下降18.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4.7%,上升1.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0.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9%,提高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733元/人,增长27.2%;产品销售率95.1%,下降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4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利税总额15055万元,比上年增加4997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7691万元,比上年下降14.4%。

森林工业在主产品木材产量政策性调减的情况下,呈现下降的趋势。全年森工企业实现产值240486万元,比上年下降15.2%。其中木材采运业产值58491万元,下降13.8%;木材加工业产值117041万元,下降15.6%;家具制造业产值14176万元,增长1.4%;林产化学制造业产值3140万元,下降19.9%;建筑材料制造业产值9998万元,增长12.2%;机械制造及修理业产值2800万元,下降36%;电力生产业产值14015万元,增长3.4%。

建筑业生产有所下降。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039万元,比上年下降17.9%。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71万元;税金总额1744万元。施工工程项目个数为404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25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30.9%;施工面积63.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9.8万平方米。亏损企业个数为6个,比上年减少11个,亏损面为9.8%,比上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工程质量优质品率为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投资114205万元,增长9%,占全部投资的84.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90113万元,下降6.9%;其他经济投资44502万元,增长1.04倍;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52万元,下降91.3%。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62360万元,比上年下降1.7%;更新改造投资40234万元,增长50.9%;房地产开发投资29709万元,增长17.2%;其他投资2312万元,下降24.7%。